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治疗

心衰的发生发展常常伴随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心衰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80%。Framingham研究中50%~60%的心衰患者死于SCD(SCD)和心律失常,SCD患者中50%~75%与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有关。因此探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措施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和预后尤为重要。医学网转载...[详细]

2015ESC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防

《欧洲心脏病学杂志》(EurHeartJ)近期了发布室性心律失常诊疗及预防心源性猝死(SCD)指南,以下为要点汇总。1.在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万例患者中,SCD患者占25%。在男性患者中,SCD由1.4例/人年升高至6.68例/人年。约有50%的心脏骤停患者无心脏病史,其中多数罹患未诊断出的缺血型心...[详细]

陈元禄T波电交替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T波电交替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作者:陈元禄单位:医院一、T波电交替的概述T波电交替(Twavealternans,TWA)是指心脏搏动中每隔一跳T波形态、幅度、极性发生规律的变化,可见于急性心肌缺血(如急性心肌梗死和变异性心绞痛等)、长QT综合征、药物以及严重电解质紊乱等。年Hering首次报道在心...[详细]

共识解读2016年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

医院订阅哦!背景年4月27日,“心律失常治疗新进展——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曹克将教授等专家对最新的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进行解读。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对于预防心源性猝死...[详细]

许纲主任流出道肌袖样室性心律失常的

临床上发现许多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左侧、右侧)都具有肌袖性心律失常的特点,该特殊电位可以提示理想的消融靶点,进而提高消融的成功率。课程主题: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一种肌袖性心律失常?授课专家:医院心脏内科副主任医师许纲主任课程简介:流出道(VOT)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VAs)是最常见的临床...[详细]

解读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5大要点

为了给医师在室性心律失常诊治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指导,由欧洲心律协会(EHRA)、美国心律学会(HRS)和亚太心律学会(APHRS)共同组成的心律失常专家委员会撰写并发布了“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共识),现对其中要点作一解读。作者:南京医院江苏省心肺疾病研究所曹克将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医学界转载本...[详细]

室性心律失常最新指南解读

年欧洲心律协会/美国心律学会/亚太心脏节律学会(EHRA/HRS/APHRS)联合发布了《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内容贴近临床且更注重实用。在年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高峰论坛上,医院杨杰孚教授对该共识的重要内容进行了解读。   一、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   1.首先纠正诱发因素,如缺血、电解质紊乱,若为药...[详细]

朝阳专栏急诊心律失常领域临床诊疗新进

准确的诊断与及时的处理急诊心律失常不仅是心血管和急诊专科医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任何专业的医生都可能遇到的情况。作者:王宇星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按其发生原理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是临床心血管疾病诊治过程中...[详细]

心预告方丕华教授第十一届全国心律失

大会主席简介方丕华,国家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心律失常诊治中心病房主任,兼任中国医促会心律与心电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无创心电学组副组长,中国心电信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同时担任多种全国心血管病核心期刊杂志的副主编或编委。对冷冻消融和激光消融治疗心律失常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国内率先开...[详细]

心指南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诊断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四、短QT综合征(shortQTsyndrome,SQTS)年提出SQTS的概念,QTcms,高尖T波,T波波峰到T波末端时限非常短。轻者无临床症状,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时导致晕厥,重者发生SCD。SQT患者中心房颤动常见。临床首发症状较早,儿童期即可发病,可能是婴儿SCD的原因之...[详细]

涨知识常见快速型心率失常的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十分常见,种类繁多。它可以发生在健康人群,更常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有的心律失常可以无症状、无害,不需治疗,而另一些尤其是持续的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则产生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甚或引起死亡或猝死(大部分是室性心动过速所引起),因此需要积极有效的治疗。...[详细]

用药常识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识别与处理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指具有潜在或明确的影响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心律失常,可导致低血压、休克、急性左心衰、甚至晕厥及猝死。这类心律失常具有发病机制复杂、表现形式多样、起病急骤、诊疗时效性强、药物选择差异大等特点。故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首先需要正确识别,方能正确处理。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应尽早...[详细]

ESC现场室性心律失常管理及心源性

?编者按   ESC发布了有关室性心律失常(VA)患者管理与心源性猝死(SCD)预防的新指南。该指南由18位专家组成的编写小组编写而言,共计参考文献篇,历经74次同行评审而完成。指南内容非常广泛和全面,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赞誉。在ESC年会现场,《国际循环》对该指南工作组两位专家进行了专访。Phil...[详细]

室性心律失常风暴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解放医院作者:王冬梅室性心律失常风暴(ventriculararrhythmiastorms),简称电风暴(ElectricalStorm,ES)是由于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所导致的极其危重的恶性心律失常,通常表现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或室颤(VT/VF),是心源性猝死(SCD)的重要表现形式。电风...[详细]

共识易览室性心律失常如何规范诊治上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撰写了《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该共识主要包括室性早搏、非特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单形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单形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治疗推荐,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室早的诊治流程及专家建议和推荐CRT=心脏再同步化...[详细]

ESC2014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要

年8月30日,欧洲心律学会(EHRA)、美国心律学会(HRS)和亚太心脏节律学会(APHRS)联合发布了“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全文在线发表于Europace杂志。这是第一份关于室性心律失常的专家共识,全面系统地回顾了相关的文献,总结了参与制定共识的国际写作小组的认识和建议。这份共识提供了目前来说...[详细]

ESC2015指南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

本指南五大亮点分别如下:1.指南首次推荐将DNA分析作为年轻猝死患者尸检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助于识别发现导致结构性心脏病的遗传性因素及死者家属中心包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治疗。2.指南引入了目前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但之后很有可能成为Ⅰ类推荐的建议。例如,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出现复发性昏厥或多态...[详细]

遭遇妊娠期室性心律失常,如何处理

医生常在出门诊时被问到:我有室性心律失常,能不能怀孕?对于非专科医生,很难给患者明确的答复。作者:梁远红来源:医课室妊娠的早、中、晚期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妊娠早期的生理特点:早孕反应等影响;自孕6周起,母体血容量开始增多;受孕后心排血量即开始增加;心电图出现窦不齐、窦速及早搏等改变。妊娠中期的生理特点:...[详细]

心律失常也会引起猝死

心律失常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一些症状会影响生活质量,而严重的心律失常可以使人的生命处于危急状态,甚至即刻置人死地。这一类心律失常不仅出现在某些疾病的急性期或是生命的临终时刻,而且也可出现在一般情况下,或偶然发生在健康者身上。这类心律失常有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病人的昏...[详细]

药学专业知识二冲刺密卷二答案解析

《药学专业知识二》冲刺密卷(二)答案及解析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1.C莫西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不宜应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2.A硫糖铝在酸性环境中才发挥作用,在pH时,可聚合成胶胨,黏附于上皮细胞和溃疡基底。此外,还可以促进黏液分泌,可发挥细胞或黏膜保护作用。3.D泮托拉唑在碱性溶液中稳定,溶剂宜...[详细]

    1994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