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涨知识常见快速型心率失常的药物治疗

??

心律失常十分常见,种类繁多。它可以发生在健康人群,更常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有的心律失常可以无症状、无害,不需治疗,而另一些尤其是持续的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则产生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甚或引起死亡或猝死(大部分是室性心动过速所引起),因此需要积极有效的治疗。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一般原则

?1.先单独用药,再联合用药;

2.以最小剂量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3.先考虑降低危险性,再考虑缓解症状;

4.充分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致心率失常的作用。

二、药物选择需要考虑什么

1.是否需要用药,即药物临床应用的适应证;

2.选用何种药物其风险/效益比最小;

3.首选药物还是非药物治疗。

三、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与代表药四、常见快速型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1.室性心律失常

1.1室性期前收缩或非持续性室速:心肌梗死后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或短阵室速,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伴有心功能低下,射血分数≤35%,则用胺碘酮,对胺碘酮不能耐受者如甲状腺病变,可选用莫雷西嗪。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期前收缩,如有明显症状,可选用美西律、莫雷西嗪、普罗帕酮等,如室性期前收缩顽固且频发,可考虑选用胺碘酮或索他洛尔。

1.2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首选心脏除颤器,如无条件则可选用胺碘酮或索他洛尔。胺碘酮可用快速负荷量法,口服0.2mg,2h一次,共用5-6次,总量1-1.2mg/d。

1.3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尽管射频消融术有很好的疗效,但这些患者预后良好,通常也都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其他Ⅰ类及Ⅲ类药物都可选用。

1.4持续性左室型室速:发作时静脉推注维拉帕米有效。

1.5反复发作性单相性室速:其发病机制与右室流出道性室速相同,都由环磷腺苷介导的触发性机制所诱发,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用药原则同室上性心律失常。

1.6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转律用利多卡因、丙吡胺、普鲁卡因胺、美西律、胺碘酮、奎尼丁,维持用药与治疗室性早搏相同。

1.7心室纤颤:转律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或胺碘酮。

1.8室性早搏:首选利多卡因、丙吡胺、美心律或其他Ⅰ类抗心律失常药以及胺碘酮。心肌梗死急性期通常静脉滴注利多卡因。强心苷中毒者用苯妥英钠。

2.室上性心律失常

2.1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在发作期主要采用ⅠC、Ⅲ类药,可用快速负荷量或经静脉给药,药效不佳时应及时电击复律。并及时安排射频消融术。

2.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这类心律失常多由房室结折返引起,故常用延长房室结不应期的药物。急性发作时宜选用强心苷、β受体阻断药、腺苷等。慢性或预防发作可用强心苷、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

2.3心房颤动:临床上有效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有胺碘酮、多非利特、索他洛尔或普罗帕酮等。

2.4心房扑动、心房颤动:转律用奎尼丁(宜先用强心苷)、普鲁卡因胺、胺碘酮,减慢心室率用β受体阻断药、维拉帕米及强心苷类。转律后用奎尼丁、丙吡胺防治复发。

2.5窦性心动过速:应针对病因治疗,需要时可采用β受体阻断药或维拉帕米。

2.6房性早搏: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若频繁发生,并引起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可用β受体阻断药、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或使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

本文为医道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参考资料

1.曹克将,陈春.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7(1):14-17.

2.VaughanWilliamEM.Aclassificationofantiarrhythmicactionsreassessedafteradecadeofnewdrugs[J].JClinPharmacol,,24(4):-.

3.张新超.正确处理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原性猝死[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4(2):-.

4.徐庭山.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应用[J].医学综述,,15(14):-.

5.王亚娟,韩文勇.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如何选择[J].中国实用医药,,06(24):-.









































北京治愈白癜风的医院哪里最好
北京治愈白癜风的医院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ysjk/1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