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者用程序刺激诱发出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不多,而诱发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者达81%病理性持续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 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但以冠心病心肌梗死最常见,其次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200次/min者并发心室颤动的发生率为50%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者并发室性心动...[详细]
根据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血流动力学和预后分类:d.brugada 综合征,心电图表现:qt 间期正常,右束支阻滞和右胸前导联(v1~v2)st 段持续性抬高,经心脏超声、心室造影甚至心肌活检心脏无异常改变的一种综合征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上少见,常见于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如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或洋...[详细]
4.大多数早搏(插入性者除外),其后都有一代偿歇这个规律对诊断极有帮助凡发现在一个较正常为短的p-p(或r-r)间隔以后,继以一个较正常为长的间歇,则其便可能存在一个过早搏动3.若提早出现的是一个逆行性p′波,且p′-r间期在0.12s以内,则应考虑为房室交界性早搏2.若发现一个提早的p′波,且其形...[详细]
(1)立即停止用药。(4)有严重惊厥者首先给氧人工呼吸纠正缺氧,同时选用硫喷妥钠0.5g加生理盐水25ml缓慢静注,亦可用地西泮(安定)10~20mg或阿米妥钠0.3~0.5g缓慢静注或肌注。临床表现:低血压、心输出量降低、心搏停止、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系统性红斑狼疮综合症、厌食、恶心、呕吐、腹...[详细]
体格检查:心率多在140~200次/min之间,大多心律整,少数可有心律不齐。心尖部第1心音强弱不等。1.心脏性猝死 心律失常性心脏猝死中占80%~90%为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所致。大规模临床回顾性研究表明,院外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患者10%以上以室性心动过速为特征,65%~85%在紧急救治时表现为心室颤...[详细]
利多卡因的特点为对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持续性室速疗效好,其半衰期短,失效时应改用其他药物;胺碘酮的特点为安全有效,适应证广;普鲁卡因胺和普罗帕酮应用于心功能正常者④对反复频繁发作、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药物防治室速疗效不好者应及时置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可明显降低此类患者心律失常的病死率⑤对药物预防室速...[详细]
诊断:1.心电图上可有两种心室除极向量,qrs 波主波方向发生交替性变化。2.多见于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或洋地黄等药物中毒者。实验室检查:目前尚无相关资料报道。其他辅助检查:心电图特点(1)心率为140~200 次/min,也有报告为120~150 次/min。大多节律整齐,少数节律不齐。同一导联相同...[详细]
(7)相反室性心动过速时室性融合波很少见并且不如此频繁(6)如果能看到f波与△波,则更有助于诊断(3)当心动过速出现间歇时,r-r间期显著不等,则支持心房纤颤(4)如果在长间歇后出现正常的qrs波群,多说明不是室性心动过速,而是心房纤颤合并预激综合征或室内差异性传导(1)如果室率极度频速(200次/...[详细]
因为蔬果有利于各种维生素的补充,以利于许多疾病的预防心脏早搏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许多人发现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出现心慌,于是去医院检查,发现是心脏早搏,其实心脏早搏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不管是哪种,在心脏早搏的饮食上都应有所注意那么在心脏早搏的饮食上有哪些讲究呢?在了解心脏早搏的饮食应注意什么之...[详细]
如重新给药时,仍要从小剂量开始(3)母亲使用过β受体阻滞剂的新生儿可出现:心力衰竭、呼吸困难、营养不良、心动过缓、低血糖、低体温故孕妇应慎用本品,若已使用本品,则应对其出生3~5天的新生儿进行特殊监护应用阿替洛尔时应该注意下列事项:(5)未经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禁用,如心衰得到有效控制,可使用本品.但...[详细]
3.中间型lqts本病初为婴儿和儿童期,也可见延迟至30 岁或成年期2.不典型性1.典型性部分患者在肾上腺素能兴奋时发生tdp,在出现心跳长间歇时也发生tdp前者治疗用β受体阻滞药,后者治疗可用异丙肾上腺素终止tdp另一部分人心电图有明显u 波,tdp 发作时没有长间歇,与体力负荷或情绪激动亦无明显...[详细]
(4)近期用过洋地黄类强心苷者慎用 配伍:红霉素、普萘洛尔、螺内酯、盐酸维拉帕米、呋塞米配伍禁忌:卡马西平、胍乙啶、肾上腺素或麻黄素、利血平、甲状腺制剂、艾的酚、排钾利尿药、普萘洛尔、白消安、琥珀胆碱、甘珀酸钠、螺内酯、胺碘酮、维拉帕米、钙制剂、奎尼丁、溴化丙胺太林、制酸药、轻泻药、苯巴比妥、保泰松...[详细]
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合用时,可加重其副作用适应证:用于预防和治疗室性或室上性异位节律;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动过速或心房颤动等用法用量:口服剂量100~200mg,3~4次/日,静脉注射1次70mg,3~5分钟注完,如无效20分钟后再注射1次用药注意:(1)对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详细]
对难治性病例可服用胺碘酮100~200mg,2~3 次/d 等1③普萘洛尔(心得安)、索他洛尔:如上述治疗无效可用此药普萘洛尔静注1~2mg,总量<5mg(注意可导致心力衰竭、低血压、心动过缓、心脏停搏)索他洛尔0.5~2mg/kg,缓慢静脉注射(副作用同前)β受体阻滞药的疗效在50%左右用β受体阻...[详细]
四、莫氏ⅱ型pr间期固定不变,但心室搏动呈规律地脱漏,预后比较严重,易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三、临床ⅰ型比ⅱ型常见,莫氏ⅰ型房室阻滞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p波之后无qrs波,引起心室漏搏心室漏搏后的第一个pr间期缩短,呈周期变化此型阻滞多在房室结,预后较...[详细]
本病主要是进行心电图检查,可明确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为:1、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2、qrs波群形态畸形,时限超过0.12s,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3、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心律规则,但亦可略不规则。4、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形成...[详细]
(4)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这是一种特别严重的心动过速,它能危及病人的生命。产生这一类心律失常的原因有许多,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低血镁等;心内疾病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塞、心肌病、心肌炎等;植物神经严重失调、颅脑疾病、有机磷中毒、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有或无耳聋)、...[详细]
普鲁卡因酰胺虽对室速有效,但该药要达到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作用,需一小时以上的时间,这对严重心脏病伴有室速患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室速可导致心肌的进一步损害②预防复发:预防复发的首要步骤为去除病因,如治疗心肌缺血,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治疗低血压、低血钾,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有助于减少室速发作的次数窦...[详细]
(4)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静脉注射,或异丙肾上腺素1m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脉滴注。(2)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及呼吸变化,监测心电图。急诊处理:(3)1/6 mol/l乳酸钠200m1静脉滴注,15~30滴/min;奎尼丁晕厥时可在1~2分钟内先注入100ml;也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250...[详细]
中毒浓度:成人大于1g,或大于9mg/ml(某些人的中毒浓度是大于4~5mg/ml临床表现:口服丙吡胺过量可引起呼吸暂停、意识丧失、心律失常和自主呼吸消失严重者可致死血清丙吡胺达中毒水平时,可发生心电图qrs波和q-t间期增宽,充血性心力衰竭恶化,低血压,不同种类和程度的传导异常,心动过缓,最终导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