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则效果更好(1)平行心律性室速 本型多见于心肌炎,尤其是病毒性心肌炎亦常见于冠心病和高血压无症状者可不治疗,关键是治疗原发病对于有症状或呈持续性室速者可静注普罗帕酮35~70mg,必要时隔10~20分钟复注,总量不宜大于350mg.普罗帕酮无效者可改用普鲁卡因酰胺或碘呋酮治疗,必要时电复律( 2...[详细]
多见于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病等,亦见于洋地黄或奎尼丁中毒、低血钾或高血钾、麻醉、心导管检查,以及心脏手术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有什么好方法治疗牛皮癣...[详细]
另外,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也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室性心动过速(1)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镁血症及酸中毒等常引起室性心动过速,若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则更易发生室速(2)药物和毒物作用 洋地黄类药物、抗心律药物奎尼丁、拟交感胺药物、青霉素过敏等(3)二尖瓣脱...[详细]
(1)与神经肌肉阻滞剂合用,加强并延长肌松作用。(2)与抗惊厥药合用,可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对心肌抑制作用加强甚至引起心脏停博。(7)与西咪替丁及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可减少本品的清除,升高本品的血药浓度,增加不良反应。(4)与苯巴比妥类合用可加快本品的肝脏代谢,降低本品的血药浓度。(3)与其...[详细]
2、抢救纲要(1)立即应用利多卡因等药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诊断要点(1)心率150-250次/分(2)节律不规则(3)发作时气紧、心前区疼痛、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或昏厥(2)若药物无效时,可直行直流电电击复律(3)反复发作或顽固性心动过速时,可用电起搏超速抑制(4)由于高钾血症引起者,可给乳酸钠或葡...[详细]
3.电生理检查:可确定室速的诊断,明确室速的发生机医学教育 网搜 集整 理理,标测室速起源部位和激动顺序,测定除颤阈值,指导外科手术、导管消融治疗以及评价药物疗效15.射频消融治疗1.具有上述症状与体征;4.手术切除,冷冻或经导管电、镭射切除心动过速源或切断折返径路22.重者发绀、气促、晕厥、低血压...[详细]
(3)用药期间避免突然停药,需要中断治疗时,一般在10日内逐步减量后停用(2)严重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肝肾功能不良患者及孕妇(可对新生儿产生不利影响)慎用应用美托洛尔时应注意下列情况:(1)严重窦性心动过缓、ii度和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源性休克、严...[详细]
0.5s时需停药及注意与其他药物合用时的相互作用(1)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动过缓和(或)低血压致快速心律失常的作用,如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等,或使原有心律失常加重,加重心力衰竭较少见(3)神经系统:可出现乏力、眩晕、头痛、晕厥、晕厥前症候群、嗜睡、抑郁、感觉异常、情绪改变、焦虑等症...[详细]
(3)发作时也可针刺内关、合谷、心俞穴,可终止发作1.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心肌梗塞和甲亢患者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家庭应急处理(2)用压舌板或牙刷柄刺激咽部诱发呕吐,或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呼气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作、突...[详细]
循证医学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可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后猝死的发生率临床表现视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持续的时间、心室率、基础心脏病不同而异发作时间 3.心电图表现5.治疗:2.临床表现2)直流电复律:如病人有低血压、休克、心绞痛、心力衰竭、脑血流灌注不足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迅速采用直流电复律但洋地黄中...[详细]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vt的发生,可能提示患者有进行性的心力衰竭、心肌缺血或是电解质异常,表明需要重新调整诊疗计划哪些患者需要icd?缺血性心肌病的室性心动过速预测无心律失常的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性猝死的危险较难基于检测传导减慢、去极化改变或是交感神经兴奋而建立的非侵入性检查手段,由于有限的阳性预测准...[详细]
但需注意,利多卡因对缺血心肌有延长复极作用,对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及基础心率缓慢者不宜使用 1(2)提高基础心率:下一页(6)维拉帕米:tdp 发作在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使用维拉帕米,但不宜作第一线药物grenadier 对4 例多种治疗无效的tdp 患者使用维拉帕米3例终止,且未...[详细]
与西咪替丁合用,可增加本品血药浓度(12)与皮质激素类合用时,能降低本品抗高血压的作用(11)与利福平合用,可加强本品的代谢,降低本品的血药浓度应用时注意调整本品的剂量(10)与抗精神病药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可加强抗高血压作用,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危险(6)与α1受体阻断药合用,可使降压作用,应注...[详细]
最常见为冠心病,特别是曾有心肌梗死的患者【诊断】2.体征:听诊心律轻度不规则,第一、二心音分裂,收缩期血压可随心搏变化如发生完全性室房分离,第一心音强度经常变化,颈静脉间歇出现巨大a波当心室搏动逆传并持续夺获心房,心房与心室几乎同时发生收缩,颈静脉呈现规律而巨大的a波3.预防复发:①明确并治疗与室速...[详细]
(1)禁与钙注射剂合用。 (2)与酸性或碱性药物配伍,易失效。 (3)与儿茶酚胺类、麻黄碱等合用时,易引起心律失常应用本品期间及停用本品7天内,上述药物应慎用。 (4)与降血糖药合用或大量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时,可导致血钾向细胞内转移而出现低血钾,使心肌对本品的敏感性增强,易诱发中毒。 (5)...[详细]
考来烯胺:本药可影响胺碘酮的肝肠循环,加速其清除率,使胺碘酮血药浓度降低和清楚半衰期缩短。使用时应注意监测胺碘酮血药浓度。 环孢素:两药同时使用可降低环孢素的清除率。联用时注意监测环孢素的血药浓度水平及肾毒性。 地尔硫卓:两药同时应用可能会引起窦性停搏和伴少尿的严重低心排量。两药联用时应注意监测...[详细]
(1)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合用时有迭加作用。 (2)与抗凝血药合用时可使两药互相影响.应注意调整两药剂量。 (3)与肝酶诱导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及利福平合用时可使本品肝内代谢加速,降低血药浓度。 (4)与维拉帕米合用,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5)与抗胆碱药合用,增加抗胆碱药作用;与拟胆碱药合用...[详细]
肝脏是绝大多数药物代谢转化的器官,肾脏是绝大多数药物排泄的器官。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禁用对肝、肾损害大的、有毒的药物,以免损害肝、肾;同时也要注意慎用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药物,避免因药物使肝脏代谢或肾脏排泄率降低,造成药物蓄积中毒。对肝功能不全时应慎用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利多卡因...[详细]
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特点为: (1)老年人心肌的解剖、生理和生化变化使心肌的正常生理性质发生改变,产生较高的兴奋性和较慢的传导。如窦房结和结间束及周围区域的弹性和胶原纤维局灶性增厚和脂肪浸润,引起心律失常。 (2)生理变化,老年人常有二氧化碳潴留,可增加心肌的兴奋性,也可促进心律失常。 (3)老年...[详细]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能治病也能致病,妊娠期间用药没有绝对的安全。但妊娠期间必须用药治疗时,应选择毒副作用小的,并且需要严格控制剂量。抗心律失常药物大多数都能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进入胎盘,但也并不是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会引起胎儿损害,其中有一些抗心律失常药是相对安全的。 (1)洋地黄类:地高辛可增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