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Sutton教授指出

心脏置入装置感染:预防为先bella教授指出,结构性心脏病所致室速行导管消融安全、可行,其可通过一系列基质改良来显著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北京大学人民心脏中心李学斌教授室性心律失常论坛——室速导管消融此外,根据欧洲心律学会最新调查,43%调查对象期望到2015年可实现大部分起搏器...[详细]

本文主要关注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

虽然有报道指出胺碘酮可以使持续性室速终止,但终止作用相对较弱,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速经过静脉应用胺碘酮负荷量后未能终止者,应尽快进行电复律表胺碘酮负荷方法及剂量目前已明确心脏性猝死的二级预防应该首选icd,在无条件或无法置入icd的患者中,应使用胺碘酮单用胺碘酮无效或疗效不满意者可以合用β受体阻滞...[详细]

胡先生经历了术后电风暴期和感染期后

然而,病情恶化并未被遏止,胡先生原打算通过射频消融的方法来根治室性心律失常,但是受限于心脏的“脆弱”,射频消融治疗也只能作罢(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近日,上海胸科、上海交通大学房颤诊治中心在我国首次成功采用了心脏内外科联动的方法治疗了人工金属瓣膜术后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攻克了心脏病学上的又一...[详细]

因为多吃鱼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

那么在心脏早搏的饮食上有哪些讲究呢?心脏早搏的饮食要注意什么?心脏早搏的饮食要做好以上的注意事项,相信对于这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好处的2、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偶尔吃点无盐餐科学家们认为,没有食盐的食物有利于平衡细胞内外渗透的压力,从而释放了部分对细胞不利的因素,因此建议每周吃一次无盐餐,让肠胃和血...[详细]

另一研究报告

与其他药物或安慰剂相比,胺碘酮对房颤转复、控制心室率、防止复发总体疗效好,且负性肌力和促心律失常作用少,适用于多种情况由于旁路的快速传导,此类患者房颤心室率通常很快,有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可能,应视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房颤实施电复律稳定者可选用胺碘酮在室颤和无脉搏室速时,应用胺碘酮须采用快速静脉注射的方...[详细]

本病应与预激综合征旁道前传或伴有束支传导

2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多见于小儿这与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一个鉴别点且室性心动过速常有基础病存在心动过速突发突止轻者感心慌胸闷重者因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出现头昏甚至意识丧失由于小儿的心脏传导系统发育未成熟生理功能不健全和植物神经不稳定更易发生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健康儿童心脏的...[详细]

目前某些室速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射频消融治

1.急性发作时首选利多卡因治疗,无效可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用药原则:3.药物治疗无效或不宜长期服药者可采用抗心动过速起搏器治疗;2.慢性长期发作者首先要去除病因,终止发作后坚持长期服“a”、“b”项中药维持;4.目前某些室速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射频消融治疗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详细]

③q—t间期多正常

诊断检查③q—t间期多正常,可伴有q—t间期延长,多见于多形室速,室性心动过速是指起源于希氏束分叉处以下的3—5个以上宽大畸形qrs波组成的心动过速可由心脏手术、心导管检查、严重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感染、缺氧、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但不少病例其病因不易确定与阵发性室上形式上心动过速相似,但症状比较严...[详细]

吸收排泄:口服吸收良好且迅速

口服吸收良好且迅速,约1~3h血药浓度达峰值,生物利用度为34%~75%,有效血药浓度为0.25~1.3mg/m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约95%,半衰期约6~13h口服本药后主要分布于心肌、肝、肾、脑组织,血中极少,心肌中浓度最高,原药在体内积累缓慢,主要经肝代谢及肾排泄,肝、肾功能不全者,半衰期可...[详细]

电生理检查:可确定室速的诊断

3.电生理检查:可确定室速的诊断,明确室速的发生机理,标测室速起源部位和激动顺序,测定除颤阈值,指导外科手术、导管消融治疗以及评价药物疗效1.具有上述症状与体征;0.12秒,其前无固定p波,心室率120-200次/分,节律略不规则,心房率少于心室率,可见房室分离、心室夺获或心室融合波;诊断依据:怎样...[详细]

但由于伴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作用:利多卡因在一般治疗剂量下不影响心室内传导,并使蒲金野纤维与心室肌连接处的传导改善,有利于消除单向及双向传导阻滞,故亦可有效(2)硫酸镁用法及剂量:静脉注射1次250毫克,每6 ~8 小时1次肌肉注射第1次250~500毫克,每1~2小时1次,每次递增100~200毫克,直到有效或达到用量200...[详细]

不宜与抑制心脏的麻醉药(如乙醚)合用

(4)本品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2)忌用于窦性心动过缓、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循环衰竭者、低血压症病人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需得到有效控制后才可用本品不宜与抑制心脏的麻醉药(如乙醚)合用用法:口服,5~10mg/次,1日15~30mg用于心绞痛,15~60mg/次静注或静滴,0.2~1mg/次适应证...[详细]

最后为了安全起见

因为高、低频电器工作时,磁场等因素都会抑制起搏器发放的冲动,使起搏器频率出现异常(1)因为安装心脏起搏器都是通过手术完成的,所以首先应预防感染,以免引起一系列并发症(4)保护好心脏起搏器皮囊,皮肤清洁时动作应轻柔,以防受外力碰挂而影响功能外术后的手臂活动不宜过强烈最后为了安全起见,患者应与所有家中电...[详细]

(1)禁与钙注射剂合用

(11)与溴苄铵合用可纠正本品所致的心律失常;可应用三磷酸腺苷,降低本品的毒性(3)与儿茶酚胺类、麻黄碱等合用时,易引起心律失常应用本品期间及停用本品7天内,上述药物应慎用(5)与两性霉素及排钾利尿药合用时,易导致低血钾而增加本品的毒性,应注意补钾(6)与抑制胃肠药合用,可增加本品在肠道的吸收,使血...[详细]

适宜配伍:与洋地黄同用

静脉注射:20mg/2min,若效果不佳,15min后再给予25mg,以5~15mg/h静脉滴注作为维持剂量,连续给药不超过24h(可加入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注射液中)注意事项:(1)连续监测心电图和血压;(4)妊娠或可能妊娠者禁用(3)给药过量:①出现心动过缓、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应用阿...[详细]

(1)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及β受体阻滞剂合

(4)与华法林合用,加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3)与乙醇合用,可出现协同作用,发生低血糖或低血压(1)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及β受体阻滞剂合用,可加重心功能不全、延长传导时间及减弱心肌收缩力,故应十分慎重(5)与肝药酶诱导剂如苯妥英钠等合用,可加快本品代谢,降低其血药浓度(2)与三环类抗抑郁剂、大部分抗组胺...[详细]

②局部或广泛心内膜切除(erp)

除手术切除心内膜外,可辅以射频消融或冷冻方法以彻底消除折返环1.临床表现 心动过速发生及消失均较为突然,频率多在160~220次/分之间, 患者心跳加快,心前区不适,严重者可有晕厥、休克等,并容易转变成心室颤动,如抢救不及时,十分危险3.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效果依赖于电生理标测的准确性...[详细]

胺碘酮诱发甲亢时

③对角膜沉积者,可以1%甲基纤维素滴眼液滴眼临床表现:(2)心脏毒性:抑制窦房结和心脏传导系统功能,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传导阻滞、停搏、各类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低血压等(3)甲状腺毒性:甲状腺毒性的发生率约5%~10%胺碘酮含有高浓度的碘,100mg胺碘酮相当于元素碘47.2mg,故长...[详细]

努力寻找能诱发室速的病变或因素

2.对频繁发作患者应选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胺等抗心律失常药物;3.有发展为持续性室速倾向(发作时间越来越长)或程序电刺激能诱发出持续性室速者,应按持续性室速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常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属于潜在恶性心律失常。如伴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如低血压、心力衰竭、阿-...[详细]

本病常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1.心脏性猝死 心律失常性心脏猝死中占80%~90%为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所致大规模临床回顾性研究表明,院外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患者10%以上以室性心动过速为特征,65%~85%在紧急救治时表现为心室颤动心脏性猝死是室性心动过速最严重的并发症2.阿斯综合征 也称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是指一种暂时性脑缺血...[详细]

    1765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