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线
围术期是指围绕手术的全过程,从确定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一段时间,一般指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
风险评估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各文献报道不一,与手术部位和方式、心律失常的监测方式及所研究的心律失常类型有关。例如,心胸手术后心律失常发病率为10%~40%,非心胸手术后心律失常发病率在4%~20%之间。
围术期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以阵发性房颤最为常见。室性心律失常主要发生在心脏大血管手术之后,非持续性室速发病率约50%,持续性室速和室颤发病率2%,其在非心脏手术后的发病率约0.45%。
心律失常多发生在手术后4天以内,正是炎性反应的高峰期。术后的绝大多数心律失常为自限性,80%在住院期间可自行转复窦性心律。心律失常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较少见,极少患者需要紧急电复律。
围术期发生的心律失常一般会延长住院时间。对于非心脏手术而言,心律失常可升高死亡率,但它往往不是死亡的直接原因,而是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间接表现,如败血症、心血管事件等。对于心脏手术,术后室上性心律失常或非持续性室速一般不升高死亡率,持续性室速或室颤则明显升高死亡率。
围术期发生心律失常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基础心脏病、麻醉方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手术部位及方式、合并症(败血症、休克、出血等)、内环境紊乱(电解质、血气异常)等。
处理原则处理围术期心律失常,强调术前充分评估风险,根据适应证级别及紧急程度决定处理的先后顺序。纠正急性、可逆性的导致心律失常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