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知道的,就是我们想说的!
Q发生持续性单形性室速怎么办?A急诊处理:
(1)识别和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
室性心律失常急性期应根据血流动力学状态来决定处理原则。血流动力学状态不稳定包括进行性低血压、休克、急性心力衰竭、进行性缺血性胸痛、晕厥、意识障碍等。
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应追求抢救治疗的效率,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者,需立即电复律。电复律不能纠正或纠正后复发,需兼用药物及其他非药物处理措施。
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者,根据临床症状、心律失常性质,选用适当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策略,这一点后续会详细说明。
(2)基础疾病和诱因的纠正与处理
基础疾病和心功能状态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关系密切。心脏的基础状态不同,心律失常的处理策略也有所不同。病因明确者,在纠正心律失常的同时应兼顾基础疾病治疗。
如由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引起者,需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心力衰竭者尽快改善心功能;药物过量或低钾血症引起者应尽快消除诱因。
(3)衡量获益与风险
对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控制,选择更有效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方法;对非威胁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需要更多考虑治疗措施的安全性。过度治疗反而可导致新的风险。
稳定后治疗:
(1)治疗与预防兼顾
室性心律失常纠正后易复发,要结合患者的病情确定是否采用预防措施。需要评估药物、射频消融及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适应证。同时也需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控制诱发因素。
(2)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原则
根据基础疾病、心功能状态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发生致心律失常作用的风险增加,因此临床上常将其作为植入ICD后的辅助治疗,单用抗心律失常药并不能提高持续性室速患者的生存率。
索他洛尔可以降低结构性心脏病患者持续性室速的复发率,从而降低ICD电除颤率,可作为首选药物。
同时胺碘酮作为二级预防药物,与单用美托洛尔相比,可以明显降低一年内的ICD再治疗。
(3)ICD植入
ICD是结构性心脏病的持续性室速患者治疗适应证,可以提高心功能不良室速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根据临床研究结果,持续性室速合并心肌瘢痕的患者,即使心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也可以植入ICD。
(4)导管消融治疗
导管消融是结构性心脏病室速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措施,是其他抗心律失常治疗方法的重要辅助手段,它可以降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ICD的电击率。
陈旧性心肌梗死、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速患者,导管消融可以明显降低室速的发生率,其中LVEF>30%的患者受益最大。对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导管消融在降低持续性室速的复发率方面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
对于缺血性心肌病合并下列情况之一者,导管消融可考虑为减少室速复发的一线治疗手段:
①持续性室速引起ICD反复电除颤;
②有症状且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速。
(5)外科消融
对于导管消融失败后抗心律失常药物难治性持续性室速患者,可在外科消融经验丰富的医疗中心,通过术前和术中电生理检查指导外科消融。另外,对于射频消融失败后临床记录有持续性室速的患者,可考虑在心脏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瓣膜手术)中行外科消融。
编辑:贾凌梅
审核:陈亚丽
▌关于我们
医院心血管中西医结合内科以常见心血管病诊治和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为工作重点,配备心内科专业医护团队,开展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单腔、双腔、ICD、CRT)、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以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微创治疗技术,引进国内外先进监护与评估设备,为您提供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救治,全力帮助您解决疾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