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A室性心律失常中国

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心室扑动(简称室扑)和心室颤动(简称室颤)。室性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诊断明确的结构性心脏病和离子通道病患者,但在心脏结构正常的人群中并非少见。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患者可以毫无症状,也可有明确的心悸...[详细]

高钾血症的心电图表现以及研究进展

高钾血症的心电图表现以及研究进展钾的致命毒性与心脏效应有关,高钾血症会降低心肌传导速度,加速复极并在体表心电图上产生一系列相应变化。高钾血症影响高达10%的住院患者,可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搏骤停甚至死亡,其常见原因包括肾功能衰竭、药物以及一些严重疾病,如败血症、休克和多系统器官衰竭等。然而,高钾血...[详细]

上半年心血管疾病指南和共识汇总

年已过半,我们一起盘点一下上半年发布的心内科指南和共识。医脉通在多个文件中,精选了部分重点内容,供大家临床参考。高血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指南共分为10个章节,并对重要章节和段落进行了要点总结。指南提出: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降压治疗的获益主要来自血压...[详细]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改变,你了解吗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改变,你了解吗?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ical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AHCM)是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的一种相对少见的亚型,在我国约占HCM的6%。日本学者Sakamoto于20世纪70年代末...[详细]

朱俊AMI过程中出现的心律失常的处理

按照指南处理急性心肌梗死(AMI)过程中出现的心律失常,这在技术规范上没有错误,但临床医师在实践中应以指南为基石,结合自身对心律失常的经验与认识,形成属于自己的判断,才能使患者得到最大获益的治疗。在近期召开的相关学术会议上,来自中医院的朱俊教授围绕AMI过程中出现的心律失常的治疗及预防进行了讲解。A...[详细]

这5种抗心律失常药,不良反应与对策你

虽然目前抗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不同,作用机制有差异,不良反应较多,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增加了难度。抗心律失常药为一类通过改变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以控制心律失常发作的药物。临床上可分为Ⅰ类:钠通道阻滞(普罗...[详细]

持续性单形性室速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你

持续性单形性室速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你掌握了吗?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心室扑动(简称室扑)和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朱晓晓心电资讯室性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诊断明确的结构性心脏病和离子通道病患者,但在心脏结构正常的人群中并非少见。室...[详细]

早读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专

骨质疏松、骨关节炎(OA)、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肿瘤骨转移等骨代谢异常相关疾病,多伴急、慢性疼痛,发病机制主要与骨密度与骨强度下降、骨骼形变、骨的溶骨性或成骨性改变和病理性骨折有关。骨代谢异常相关疼痛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炎性疼痛、癌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等,镇痛药物主...[详细]

指南笔记05室早的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5)室性早搏(4)1、偶发室早常见于心脏结构正常的个体,而频发室早常是潜在的心脏基质异常的标志。2、对于频发室早患者(24h个),应转诊并由心血管病专家进行进一步评估,以排除任何潜在的结构性心脏病。3、室早负荷20%是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病死亡的高危因素,需强化对患者的随访。4...[详细]

理气舒心片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室早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详细]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欧洲共识建议

????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存在心脏重塑和神经-体液活化,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或者心律失常病情加重。年8月,欧洲心律学会(EHR)/欧洲心力衰竭协会(HFA)联合发布了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共识文件,并得到了美国心律学会(HRS)及亚太心律学会(APHRS)的支持。1.一般干预(1)尽管心力衰竭患...[详细]

经常被发现的室早与非持续性室速,到底可不

室性早搏(ventricularprematurebeat,VPB)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健康人群检出率从5%(常规心电图)至50%(动态心电图)。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on-sustainedventriculartachycardia,NSVT)在健康人群检出率为1%~3%。这两种在临床检查中...[详细]

心脏最受不了这几种刺激别等心梗了再后悔

心梗最怕的“魔鬼月份”来了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因心脏病猝死。小雪过后,天气逐渐寒冷,尤其是供暖后室内外冷热交替急剧变化,是刺激心梗发生的关键诱因,每年的12月至1月是心梗的爆发期,可以说是心梗的“魔鬼月份”!为什么冬季心梗会频发?1.冬季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加大心脏负荷...[详细]

干货丨室早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要点一文总

室性早搏(室早,PVC)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一般表现为心悸、心慌或心脏停跳感,正常人或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频发室早可导致心功能不全和心脏扩大,即室早相关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PVC-ICM)。药物控制或导管消融根治室早,心功能可不同程度地逆转,甚至完全恢复正常。一室早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定义室...[详细]

早读室早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要点一文

点击上方“好医术心学院”订阅每天6点半早读室性早搏(室早,PVC)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一般表现为心悸、心慌或心脏停跳感,正常人或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频发室早可导致心功能不全和心脏扩大,即室早相关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PVC-ICM)。药物控制或导管消融根治室早,心功能可不同程度地逆转,甚至完全...[详细]

多数室早没有危险,精神紧张和劳累也可诱发

室性早搏(室早)在临床经常见,24或48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高达40%~75%,在75岁以上人群中,69%的人可见室早。近期,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指出,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过量吸烟、饮酒、喝咖啡等,可诱发室早。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少数症状明显;多数人日间交感神经兴奋时多见。共识指出,对于频发...[详细]

如何分辨哪些是ldquo坏rdqu

室性早搏是指在规则心脏节律的基础上,异位起搏点发放冲动而提前发生的心脏搏动。大部分人群会发生室早。虽然多数室早预后较好,但并非所有室早都是良性,有些危险度比较高,存在发生不良心脏事件的危险。该如何分辨哪些是“坏”室早?又该如何进行治疗呢?近日,在第31届长城心脏病学会议(GW-ICC)虚拟会议上,医...[详细]

专家详述,室早危险分层与消融时机选择GW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由窦房结(最高司令部)控制,当下级(心脏其他部位)造反,提前发出冲动时,即为“早搏”。室性早搏(PVC)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通过24h或48h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高达40%-75%。近日,在第31届长城心脏病学会议(GW-ICC)虚拟会议上,来自医院的郑良荣教授对PVC的危险分...[详细]

心系列普罗帕酮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普罗帕酮: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利器郭继鸿医院临床心电学杂志众所周知,近年来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尤其消融术的进展迅猛异常。但还应知晓,药物至今仍是心律失常应用最广泛的一线治疗,原因尤为简单。以房颤为例,中国的房颤患者至少1千万,但当今国内每年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总量近5万例。照此计算,即使除外每年的新发病...[详细]

这种死亡率堪比癌症的心脏疾病,你了解多少

来源:杨庆闲弹医迹江湖作者:杨庆闲弹提到癌症,很多人往往闻之色变,因为大家认为只要沾上癌,就意味着命不久矣。但事实上还有一种心血管系统疾病,它终末期的死亡率比许多恶性肿瘤还要高,那就是被称为“心脏病最后的战场”的心力衰竭先给大家看一组关于心衰的数据:终末期心衰的致死率与癌症相当,甚至远高于乳腺癌、前...[详细]

    2237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