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如何分辨哪些是ldquo坏rdqu

室性早搏是指在规则心脏节律的基础上,异位起搏点发放冲动而提前发生的心脏搏动。大部分人群会发生室早。虽然多数室早预后较好,但并非所有室早都是良性,有些危险度比较高,存在发生不良心脏事件的危险。该如何分辨哪些是“坏”室早?又该如何进行治疗呢?近日,在第31届长城心脏病学会议(GW-ICC)虚拟会议上,医院心内科的屈百鸣教授进行了题为“室性早搏危险分层及治疗选择”的精彩讲座,对此进行了解答。

室性早搏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分层

1.临床表现

?大部分患者无症状,预后良好;

?部分患者有心悸、胸闷,预后良好;

?少数患者的心脏扩大,心功能受损;

?极少数患者可能发生猝死。2.危险分层室早的危险分层主要在于引起早搏的原因,而不在于早搏本身。下图中室早患者的风险由上到下依次减低。

室早的专家建议和推荐

近年来,国内外发布了多部室早相关的指南/共识,包括《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猝死预防指南》、《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猝死预防指南》、《EHRA/HRS/APHRS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EHRA/HFA/HRS无症状心律失常处理专家共识》及《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然而,大部分指南对如何进行患者分层等描述的比较含糊,相比之下,《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对室早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1.室早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或心脏离子通道病;

?短联律间期室早(R-on-T);

?非流出道起源室早;

?室早QRS波时限过宽;

?室早24h>次;

?复杂室早/非持续性室速;

?插入性室早;

?多种室早形态;

?运动时室早增多。2.室早诊治的专家建议和推荐3.室早的诊治流程

室早患者需要做哪些相关检查?

1.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

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能确定室早的形态及定位,有助于病因分析: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慢性冠脉综合征(CCS)的诊断与心肌缺血分析;

?先天性心电异常的分析,其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如下:

长QT综合症、短QT综合症、Brugada综合症,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

器质性心脏病:心脏肥大、束支阻滞、心肌缺血,

QRS、ST-T、QTc,

电解质异常等情况。

2.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可观察患者有无心肌肥厚、有无心脏扩张及其他结构异常等,有利于判断疾病的本质及预后。3.MRI心脏核磁共振(MRI)可以观察心脏细微的结构改变,观察心脏的收缩功能。对于超声心电图不能精准评估的左室或右室功能和/或结构性改变,可通过MRI进行检测。4.生化检测

?生化:有无高血脂、糖尿病等;

?电解质:电解质紊乱时,患者可能为急性病变,即使早搏不多,同样很危险;

?心肌标志物:提示心肌损伤;

?其他:基因(遗传相关)等检测。

心电图实例

1.病例1:Tdp先兆的预警心电图83岁女性,因肺炎接受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数小时后出现Tdp,随后蜕变为室颤,间断的两个室早和随后的代偿间歇构成短-长-短周期诱发Tdp。下图为Tdp发作前1h的心电图,T波倒置,QT间期显著延长(伴大T波时的QTc=ms),室性早搏(星号所示)和T波电交替(垂直箭头所示)。如果能及时识别这些Tdp发生前的预警心电图特征,并停用致Tdp药物及注射镁剂,可能会预防其后的心脏骤停发生。2.病例2

68岁女性,因持续性房颤1月行复律治疗,伊布利特1mg静脉注射后转为窦性心律。

?第1条记录:房颤转复过程中,QT间期明显延长ms,可见室早;

?第2条记录:早搏落在T波上出现Tdp,自行中止;

?第3条记录:再次发生Tdp蜕化为室颤(伴阿斯发作),立即予J直流电复律,硫酸镁静脉注射。复查电解质,明显低钾。3.病例岁女童,运动后头晕、乏力、晕厥。现患者已20多岁,10多年来,患者反复晕厥,建议置入ICD,患者拒绝。

室早的治疗选择

?猝死高风险:纠治病因(病因难以纠治的,可植入ICD,进行消融治疗,或者心脏移植);

?室早心肌病:消融或药物治疗;

?有症状室早:安慰、消融或药物治疗;

?无症状室早:解释和安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cjzz/13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