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源性猝死!
近期,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表了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预防管理指南,重点内容以下:
新指南指出:全球每一年有万人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SCD占了25%左右。女性的SCD发病率为1.40/人/年,男性为6.68/人/年。约50%的心脏骤停产生在无已知心脏病的个体中,但大部分患者有未诊断的缺血性心脏病。
建议尸检以明确猝死缘由对所有的猝死患者,毒物学和份子病理学检查时,建议组织学检查和血液分析。如果怀疑特定的遗传性离子通道病或心肌病,应当斟酌有针对性的尸检遗传分析。
如何保证安全做好预防,减少猝死产生1、心律失常性猝死综合征患者的亲属中,高达50%可诊断出遗传性致心律失常性疾病。加强家庭筛查等干预措施。
2、建议在猝死多地点设立公共除颤装备,如学校、体育馆、大型车站等地方。
3、运动员赛中猝死率高,要注意家族史,参赛前筛查可斟酌体格检查和12导联心电图,有必要时做超声心动图或心脏磁共振扫描。
4、心肺复苏后的医治应在有足够多专家的中心进行,该中心应能够提供直接冠脉参与、电生理、心脏辅助装备、心脏和血管外科和低温医治。
关于用药对收缩功能下落的心力衰竭患者(LVEF≤35%-40%),建议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耐受时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以减少总死亡率和SCD。对最好药物医治最少3个月后LVEF≤35%伴左束支传导阻滞、预期能够以良好功能状态生存最少1年的患者,建议使用心脏再同步化医治,以下降全因死亡率。
易感人群改变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升高有关的药物:喹诺酮类、阿奇霉素、大环内酯物抗生素、红霉素和克拉霉素、同时给予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同时给予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
指南中的新型计算方程可用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风险分层。研究显示,室性心律失常有昼夜节律,午夜到清晨6点的睡眠时间SCD的发生率最高,要特别注意预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左室射血分数保存的心梗患者或其它缘由不明的晕厥患者,可以斟酌使用带程序性心室刺激的电生理检查。
摘自搜狐健康
↓↓↓长按
皮肤白癜风名家治疗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