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心内科副主任赵育洁说

新乡只有8个月大的小萌萌、90多岁高龄的许爷爷、还有7岁多的小亮亮……这些小龄、高龄、体型超瘦,在以往看来是“心”病手术禁区的患者,均成为三维标测系统的受益者

“近年来不乏成功人士猝死的病例,如果早检查、早治疗,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赵育洁提醒,在猝死的患者中,80%的患者是心脏性猝死其中,一半患者的病因是冠心病,一部分患者的病因为各种心律失常疾病而三维标测时代的来临,可让许多患者得到了科学、有效、及时的救治,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这里,心脏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速、室早、室速、房速、房颤,从而彻底根治各种心律失常

据介绍,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包括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心病以往都需要开胸手术修补,胸室性心律失常首选部留下很大疤痕目前多数可通过导管介入封堵手术彻底根治,不仅痛苦小,恢复快,而且不留疤痕,不会给患儿的心理成长带来阴影

冠脉造影虽说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在是否植入支架及植入支架的大小方式等决策方面,仍有“临界点”及不同的选择

近日,导管室还引进了“血管旋磨机”,可以对严重钙化病变通过旋磨斑块的方法,使得支架成功置入,突破了严重钙化病变支架植入的禁区,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技术实力铸辉煌

经过积极的准备,患者接受了三维立体标测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手术,早搏瞬间消除了“没有了早搏的威胁,患者再次出现频发心室颤动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赵育洁说

王瑞敏说,通过导管的“微创”技术,手术创伤小,患者仅需住院几天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即可痊愈出院尤其是先心病儿童,更适合采用介入治疗

“患者一入病房,就反复发作心室颤动20余次我们给她采取反复电击恢复心率、药物等积极治疗后,才使她的病情暂时稳定”赵育洁说,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的qt间期达570毫秒(男性的正常qt间期≤440毫秒,女性及小儿的正常qt间期≤450毫秒)在积极去除引起qt间期延长的各种因素后,患者的qt间期恢复了正常不过,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她在24小时内有3.7万余次早搏

赵育洁 心内科副主任,副主任 从事心血管专业的诊疗工作14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到北京阜外、北京大学第一学习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和心律失常的起搏电生理治疗;专业方向是心律失常的起搏电生理和心脏病的重症监护

在这里,心脏化学消融,室性心律失常指南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挽救缓慢型心律失常、心脏停搏患者生命于一线,让恶性心律失常猝死降低再降低

赵育洁说,该系统由于应用了磁电复合标测技术,具有定位准确、导管可视、建模快速、流程高效以及平台兼容等特点,可大大减少手术时间和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它是治疗房颤的有效方法,其创伤微小、副作用小、引起并发症率低,而且比较安全,成功率也高于药物治疗

2010年底,市七院整体乔迁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南五路17号新址;2011年,成为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河南心血管病;2012年,国际欧亚科学院河南心脏中心落户郑州七院……当下,高起点、高规划的市七院,高精尖团队给更多中原人带来“心”希望

王瑞敏 心内科副主任,主任 从事心血管病内科临床及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介入治疗25年,擅长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冠脉造影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术、射频导管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等介入治疗

冠心病介入治疗新技术 精益求精勇攀“心”高峰

作为市七院“王牌科室”,心内科不仅起步早,而且发展全面;不仅是河南省临床医学特色专科,还率先在全省首批通过介入技术准入,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三维立体标测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手术和“三腔除颤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等多项技术更领先河南

七年心内科冠心病介入治疗,也加强了技术更新及设备引进,目前使用的血管内超声、冠脉血流压力储备测定技术均能了解冠脉内“微观的真实世界”,确定是否需要植入支架前不久心内科主任于力就接诊一位什么是室性心律失常78岁的老人,患者反复发作心绞痛、左心功能差,但在外院做造影显示“三支血管”病变,做冠脉搭桥手术风险大,想要完全解除病变需要植入7~8枚支架于力反复观研造影结果,为患者进行了冠脉内压力导丝测定及血管内超声检查,发现虽然累及血管多,但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不同,结果仅将最严重的血管植入2枚支架目前,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出院后恢复正常生活

而七院是我省新农合贫困儿童先心病救助定点,凡符合条件来七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先心病贫困患儿,患儿家庭仅需支付10%即1800元,即可让孩子接受介入手术,不开胸、少痛苦、无疤痕;其他90%费用都由新农合、民政报销

原标题:高精尖团队绘就“心”希望

而谈起心内科的新技术,于力自豪地说:“去年,成功开展16例世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先进的‘三腔除颤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数量在全省居前列”

强大阵容 铸就专科“王牌”科室

据悉,根据省卫生厅、民政厅及财政厅联合出台的文件,房缺、室缺、肺动脉狭窄、动脉导管未闭等4种先心病患儿,接受介入手术治疗,实行按病种限额付费其中省级限额2.2万元,市级限额只有1.8万元

三维新思路领先一步呵护“心”健康

郑州近郊76岁的常先生就是“三腔除颤心脏起搏器”的受益者常先生的反复心衰,让他睡梦中常常被闷醒,无奈只好把当成家住院后检查发现,左心室已经有90多毫米(正常55毫米),并伴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

据心内科兼冠心病区主任于力介绍,心内科独立开展的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病种,目前已经囊括国内已开展的所有心脏介入诊疗项目,且技术水平达到三室性心律失常首选级甲等心血管内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在省内三级中处于领先地位心内科在技术方面能有如此突出的成就,在于袁义强院长的带领40余人的团队,皆为研究生学历,其中还包括博士1人、在读博士5人这支年轻、富有活力、敢想敢干、极具创新精神的队伍,与“心”共舞,用实力续写心内科这一“王牌科室”的辉煌

“刚才做检查的患者就做过射频消融手术”赵育洁“以案说法”据介绍,这位女患者来自中牟,已经78岁了,半个月前因急性腹泻住进当地治疗七八天,腹泻好了,她却突然在病房发作心室颤动,被紧急给予电击恢复心率后,心电活动仍然极不稳定很快,她被送到郑州市第七人民

曾有位叫芹芹的4岁女孩,平时生活中心跳每分钟总在200多次,稍微活动就呼吸困难家人带她来室性心律失常首选药到市七院心内科治疗,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显示,芹芹的心脏竟与成人心脏一样大,左心室射血分数只有16%(正常水平为70%~80%)经会诊讨论确诊为无休止房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功能ⅳ级,如不及时治疗,进一步加重将危及生命在袁义强的带领下,赵育洁、孙俊华、牛思泉等共同为芹芹实施手术手术时,在三维立体标测定位病灶靶点后,医生行射频消融术,使芹芹的心率瞬间恢复至正常,维持在每分钟100~110次手术过程仅1个小时

心内科副主任王瑞敏说,正常心室大到60毫米一般都没人敢碰,而且手术中一旦出现室颤,后果不堪设想入院后袁义强院长带着大家会诊、手术,成功为患者放置“三腔除颤心脏起搏器”“现在手术有一个月,昨天病人来复查,心脏也缩小了,人室性心律失常首选药也胖了,全家人也都很高兴”说起这个病人的手术,王瑞敏也是打心眼里高兴

于力说,目前常用的“单(双)腔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动过缓的;“三腔除颤心脏起搏器”不但能治疗心动过缓,而且能解决由患者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而导致的心力衰竭症状,还可自动监测心律失常,并具有自动除颤功能,可谓将“监护室”植入了心脏,给心脏上了“多重保险”

心内科副主任赵育洁说,芹芹患的是复杂心律失常,以往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同时,芹芹年幼,又增加了手术难度“过去,心血管内科只开药,不做手术,使很多疾病不能得到有效治疗如今,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心血管内科医生可以通过微创导管技术根治很多心脏病”

高精尖团队绘就“心”希望

先心病介入治疗不开刀也能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医治先心病

而心内科“三维标测”的“抢先”一步,也让“心”病患者受益无穷,特别是心律失常的治疗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于力 心内科兼冠心病区主任,主任 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30年,对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疑难危重患者的诊治具有丰富经验;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方面,已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球囊扩张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手术3000余例,尤其在介入处理复杂病例方面技术领先

房颤射频消融 除颤新技术“领跑”中原

在这里,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封堵等先心病,不开刀即可根治……

在这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开通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挽救濒死心肌,拯救生命

近年来,又在射频消融治疗心室性心律失常首选药房纤颤、心房扑动、频发室早及其他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该院院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袁义强博士的带领下,累计开展房颤射频消融术千余例,在全省领先、全国先进


中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西安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ysjk/5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