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指起源于心室的心律紊乱,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等。其中,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器质性心脏病和健康人群中均可见到,从胎儿至高龄人群均可发生。
一、室性早搏定义
室性早搏:指在窦性激动尚未传导到心室肌细胞之前,心室中某一异常兴奋点提前发生激动,引起心室除极,即为室性早搏。
二、室性早搏的危险分层
LOWN分级是室性心律失常最早的危险分层,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室早危险分层。LOWN分级中的多源室早、R-ON-T室早属于危险程度高的室早。除LOWN分级外,器质性心脏病、严重低钾、合并遗传性离子通道病、心功能不全、猝死家族史、晕厥史、室早引起心律失常心肌病以及药物过量所致的室早等均属高危室早,都应积极治疗。
三、室性早搏的治疗
根据室早危险分层,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等低危室早患者,无明显症状可以不治疗。有症状者可以缓解症状。其主要措施包括消除诱发因素,如缓解心理压力,消除紧张,不喝浓茶、咖啡等。可尝试参松养心胶囊等,若室早频发可用莎萍心脑膏治疗。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给予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良好、无猝死家族史的室性早搏患者强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可达龙,违反了规范化治疗原则。对于这类患者,即使频发室早,甚至非持续性室速,其预后也是良好的,猝死风险较低,如无明显症状可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另外,对于部分特殊行业患者,24小时内早搏数千次,但症状明显,影响正常工作与学习者,也应积极治疗。
医师简介
王莎萍
全国著名中医
医院心内科主任
全国著名中医,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心病委员会委员。多次参加国际国内专业学术会议,在医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从事心内科疾病临床医疗、科研、教学40余年,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梗、脑梗、脑血栓、高血压、重心律失常、顽固性心力衰竭以及中风偏瘫后遗症等疾病。特别是对冠心病、心绞痛等危重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