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心电学并行心律

并行心律(parasystolicrhythm)是指心脏内除了主导心律(通常是窦性心律)外,还存在一个或多个异位起搏点。由于该异位起搏点周围具有保护性传入阻滞(entranceblock),可以阻止其他激动传入,而异位起搏点可以发出激动,间断或连续地使心房或心室除极。这样,主导心律与异位心律同时存在并竞争控制心房或心室,构成并行心律。

室性并行心律为心室的异位起搏点规律地自行发放冲动,并能防止窦房结冲动入侵。其心电图表现为:

1.异位室性搏动与窦性搏动的配对间期不恒定;

2.长的两个异位搏动之间距是最短的两个异位搏动间期的整倍数;

3.当主导心律(如窦性心率)的冲动下传与心室异位起搏点的冲动几乎同时抵达心室,可产生室性融合波,其形态介于以上两种QRS波形态之间。

并行心律常伴有传出阻滞或存在间歇。

并行心律起搏点可位于心脏的任何部位,以心室最多见,其次为房室交接区,少见心房、窦房结。容易被误认为一般的期前收缩,发生率可达DCG受检者的1%、ECG检查的0.13%.男性多发于女性,约为两倍,常见于老男人。

(1)室性并行心律典型心电图特点:

①各室性异位搏动的联律间期不固定。多数以室性期前收缩形式出现,少数情况下同时以室性逸搏形式出现,两者形态一样。

②任何两个邻近的室性异位搏动之间的时距相等,或相互存在倍数,或存在最大公约数关系。

③易发生室性融合波。

④频率30~60次/min,以30~40次/min多见。60次/min为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

(2)对室性并行心律典型心电图的详细描述:

①室性并行心律的室性期前收缩特点:室性并行心律的异位搏动称室性期前收缩,其QRS波形态相同,呈单源性。多在心脏舒张中期和晚期出现。在窦性心律较慢时,易表现呈插入性。室性期前收缩无逆行P-波时,代偿间歇呈完全性;如有逆行P-,则代偿间歇不完全,提示有窦性心律重整,但此种现象很少见。有时可出现来自同一异位起搏点的交替性并行心律及过早搏动性冲动,例如过早搏动性二联律持续几秒或更长时间后转为并行心律,则前者可有固定的联律间期。

②联律间期:由于室性并行心律与窦性心律无关,因此并行心律性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不等,可相差大于0.08s。在同一份心电图上可出现很长及很短的联律间期。很长的联律间期通常易合并室性融合波。它的QRS波外形介于窦性QRS波和室性QRS波之间。

③室性并行心律伴传入阻滞和传出阻滞其类型和房室传导阻滞相同,也分为一度、二度Ⅰ型和Ⅱ型、三度传导阻滞和超常传导。不同类型,不同阻滞程度的传入和传出阻滞互相形成不同的组合。典型的室性并行心律实际是三度传入阻滞伴二度Ⅱ型传出阻滞组合的结果。

④心室起搏点的频率通常慢于窦性心律,多在30~40次/min,当60次/min时表示室性自律性加速则称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如30次/min,则表示有传出阻滞存在。当其频率接近窦性心律时,会以并行心律心动过速的形式出现。

⑤由于多数室性并行心律不能逆传至心房,所以不影响窦性心律,其代偿间歇系完全性的;当窦性心律减慢时,则可以插入性室性期前收缩形式出现:如室性并行心律能逆传至心房,则可以形成房性融合波;如室性并行心律的激动逆传入心房并侵入窦房结,则可使窦房结激动重建节律,其代偿间歇为不完全性。当室性并行心律的周期长于窦性周期而短于其后的代偿间歇,则室性并行心律会连续两次控制心室,第1次以期前收缩形式出现,第2次以逸搏形式出现。

⑥室性并行心律的室性异位搏动,根据其心电图的表现应给予定位诊断。

房性并行心律:

发病原因

1.器质性心脏病约占86%,以50~70岁发生率最高,约65%的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以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最常见,其中50%以上患者有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时室性并行心律占1.7%,多见于发病24h内,可间断地出现达数小时,药物容易控制,系良性心律失常。并行心律也可见于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室性并行心律比室上性并行心律伴发心脏病的发生率高。房性并行心律健康人发生较多。

2.少见的病因如尿毒症、低钾血症、淀粉样变、白血病、硬皮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肾炎等。洋地黄中毒不会引起室性并行心律。

3.压迫颈动脉的过程中,可减慢、终止室性并行心律,但也可引起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此系对迷走神经刺激的急性反应所致。

4.有若干病例持续发生室性并行心律,但无病因可循。

5.约有15%的并行心律见于健康人有人于运动后或吸烟后出现并行心律。有报告无器质性心脏病中青年人出现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更多见,占74.5%(35/47)。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失眠等为常见的诱因,提示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产生,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或体液因素有关。

6.在心脏置入性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中,不少起搏性心律失常属于并行心律的范畴。

7.小儿并行心律多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大多是良性心律失常,也不易发生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也有报告年龄在2天~14岁的患儿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占65%,急性肾炎及其他疾病占12%,不明原因者占23%。多以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为诱因。

预后

并行心律与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有86%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所以患者的预后与基础心脏疾病有关。无证据证实其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与固定联律间期的室性期前收缩有何不同。

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是心室自律性增强的表现,由于有保护性传入阻滞及起搏灶周围存在不同程度的传出阻滞,所以其节律显著不齐、速率不很快,且很快能自行终止,又系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非持续性),故不易造成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一般不会蜕变为心室扑动、心室颤动,本身无危险性,一旦接受治疗易被药物控制,并且不易复发。

并行心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时静注或静滴利多卡因治疗效果良好,短期内即可控制,近、远期效果良好,不会加重预后。

多重性并行心律几乎全部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症状大多较明显,其预后要比单个并行心律差。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长按图片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ysjk/1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