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须知心脏性猝死的心电图预警

心脏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是指由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从出现症状或症状加剧一小时内发生的死亡。我国SCD发生率平均为41.84例/10万人。我国SCD达54.4万人/年,居各国之首。SCD患者多有基础疾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已有猝死预警表现,只是经常被忽略。据统计,SCD患者有80%死于心律失常,其中83%死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等,17%死于缓慢性心律失常。从病因分析,冠心病是导致SCD的首要原因,约占65%。其次是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性心肌病(ARVD)。另外约10%的SCD由一些原发性心电活动异常导致。心电图具有无创、简便、可重复性好、应用普遍、便于随访等优势,特别是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猝死预警心电现象,应该成为检测、发现和随访可疑猝死者的重要手段。

心电图预测心脏性猝死1室性心律失常

多源性或多形性室早、RonT室早;早搏指数1,尤其是0.85者;易频指数1.1,尤其是1.4者;频率bpm的单行性室性心动过速;伴有血液动力学紊乱,出现休克或左心衰竭的室速;发作时心室率逐渐加快,有发展为心室扑动或室颤趋势的室速;发作时常伴晕厥的多形性室速;特发性室扑、室颤等;

2室上性心律失常

心室率极快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如房颤、房扑伴预激,部分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等)亦可以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脱变成室颤。最常见的是房颤经旁道前传,心室率bpm,或出现极短R-R间期(0.28s)时。

所以不要小看室上性心动过速。

3缓慢性心律失常

窦性停博、二度以上窦房阻滞;二度以上房室阻滞;快慢综合征、慢快综合征,长短周期现象;传导系统病变;Lev氏病和Lenegre病。

4遗传性心电疾病

遗传性心电疾病常直接引起离子通道功能的异常和障碍,导致心肌细胞及整体心脏电活动的紊乱,最终引发包括室颤及猝死在内的各种心律失常。

①长QT综合征

心电图特点:QT间期延长,QTc男性0.45s,女性及儿童0.46s,0.50s者意义,QT间期频繁适应性不良,QT间期离散度增大。长QT间期综合征常出现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极易转变为室颤,是LQTS猝死的最常见原因。QT间期明显延长(QTc0.50s),尤其是伴T波电交替时,发生Tdp和猝死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②短QT综合征

短QT间期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呈多种表现,轻者仅有心悸、头晕症状,重者可发生晕厥甚至猝死。

心电图特点:QTc0.32-0.34s.

不同基因亚型ST-T形态有其各自特点:

SQT1:ST段和T波时限均缩短,T波高尖、对称;

SQT2:ST段明显缩短,T波基本正常;

SQT3:ST段无改变,T波窄高、不对称,降支陡直;

SQT4:ST段明显缩短,V1-V3可见Brugada波;

③Brugada综合征

一组遗传性离子通道疾病,年,Brugada兄弟在NASPE会议上首次报告。

Brugada综合征患者多在睡眠中或休息时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或猝死,占所有猝死病例的4%,占心脏结构正常者猝死病例的20%,是除交通事故以外东南亚地区40岁以下年青人猝死的主要原因。

心电图特征:右胸导联三联征1J波;2ST段下斜型抬高;3T波倒置。

I型:ST段呈穹隆性,T波倒置;

II型:ST段呈高马鞍型,T波直立或双向;

III型:ST段呈低马鞍型,T波直立;

④恶性早期复极综合征

占早期复极综合征得约1%,心电图特征:心室早复极改变多数均表现为下壁型(II、III、aVF导联)或下侧壁型(II、III、aVF、I、V4-6导联);心室早复极改变较显著,J点抬高或J波振幅常0.20mV,且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前常有加重现象。

⑤Lambda(λ)波

Lambda(λ)波,是近年才被认识和提出的一个与心源性猝死相关的心室除极和复极均异常的心电波形,已被临床作为一个独立的预测和识别心脏猝死高危的心电图标志和重要诊断指标。心电图改变为下壁导联(II、III、aVF)ST段下斜型抬高,近似于非缺血性“动作电位样”或不典型的“墓碑样”的QRS-ST的符合波,这样特殊形态的复合波是因ST段的缓慢下降,以及其后伴随的T波倒置组成。形态特别的QRS-ST复合波的另一个显著地特点是其上升支的终末部及降支均有切迹,并与下斜型的ST段下移及移行成倒置的T波组合在一起,十分类似于希腊字母λ(Lambda)形态,并因此而得名。左胸前导联存在镜像性改变,表现为ST段呈水平型压低,服用硝酸甘油药物后,对上述心电图改变不影响。

心电图存在Lambda(λ)波患者的临床特征与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十分相似:

1)发病于年轻的男性患者:

2)有晕厥史;

3)有晕厥或者猝死的家族史;

4)各种相关检查证实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

5)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心电图记录;

6)猝死常突然发生在夜间,死于原发的心脏电疾病;

伴Lambda波的患者猝死形式常为无明确原因的突发心脏自主电活动完全停止,无逸博节律发生,属于原发性心脏停搏,之前可没有室颤等电风暴发生。

5结构性心肌病

结构性心肌病包括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致密化不全型心肌病。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是一种家族性遗传性的心肌病,以右室(偶有左室受累)纤维脂肪侵润、伴有起源于右室的致命性心律失常为特征的疾病。

主要的心电图特征:90%以上的AVRC患者存在心电图异常,心电图特征是其重要的诊断指标。

1.Epsilon波,出现在V1-3导联,低振幅、碎裂,位于QRS波群的终末,记录Fontaine双极胸导联将更明显;

2.QRS波群时限增宽(无束支阻滞时),V1-3S波时限》44ms;

3.V1-V3T波倒置;

4.左束支阻滞型室性心律失常。

因此,临床医生要仔细观察心电图的细微变化,结合临床对早期发现猝死的迹象是有帮助的。

来源:医学网

作者:章慧洁 

冠冠菌

不要为小事遮住视线,我们还有更大的世界。

你现在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

Bhrwyg

觅健交流手机App

下载

各应用商店搜索“觅健”

微博冠心病互助圈









































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yfzs/7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