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聚焦心律前沿动态,推动学科良性发展第

?The7thVAS-CHINA

  年1月28日~30日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CSPE)与南京医院共同主办及亚太心律学会(APHRS)协办的学术盛宴——第七届全国室性心律失常专题会议(The7thVAS-CHINA)在紫金山麓扬子江畔的昔日六朝古都南京盛大召开。大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心律失常领域的专家,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等国内专家分别进行了精彩演讲,同时大会主席曹克将还邀请了HeinzKuck、Peng-ShengChen、AkihikoNogami、PaoloDellaBella、AndreaNatale、KalyanamShivkumar、RoderickTung、欧阳非凡、王勋章教授等知名海外专家,国内外专家共聚一堂,就心律失常领域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对于预防心源性猝死具有重要意义。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其治疗仍具有挑战性。为此,本届全国室性心律失常会议延续之前的主题,   会上,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医院黄从新教授在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与导管消融板块作开幕致辞,并分享“中国导管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现状与进展”的主题报告。黄从新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房颤的治疗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房颤的导管消融率逐年增长,房颤消融即可成功率92.1%,随访12个月窦律维持率70.3%;在房性心律失常领域,导管消融可以作为一线治疗,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50%可以获得成功,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方面还有待努力!

曹克将教授:EHRA/HRS/APHRS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解读

  大会主席、医院曹克将教授在会上对EHRA/HRS/APHRS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进行了要点解读。解析了“共识”对室性早搏(PVC)、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持续性单行性室性心动过速(SMVT)、持续性多形性室速/室颤(PMVT/VF)、室速/室颤风暴等的治疗建议与推荐。曹教授认为,“共识”专家工作组强烈支持在明确诊断的患者队列中,开展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包括对室早的研究及药物治疗和导管消融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等。

张澍教授、华伟教授共论室性心律失常装置治疗

  张澍教授作为室性心律失常的装置治疗板块大会主席进行致辞,张澍教授指出,虽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没有房颤高,但是其危害远远超过房颤,其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然而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各地水平参差不齐,药物的干预治疗疗效欠佳,因而介入治疗成为当前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主要手段。ICD可以提高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存活率,CRT-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则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我国患者ICD/CRT-D适应证患者的植入率相比欧美国家还远远不足。

  华伟教授在“ICD预防SCD的国内应用:困难与挑战”的报告中指出,心脏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最主要死亡原因,我国每年至少有50万人死于SCD,ICD是预防SCD的最有效方法,成功率高达99%。识别SCD的高危人群至关重要,而左室摄血分数是评判的重要指标。摄血分数<30%的患者心脏猝死发生率是射血分数>50%的人群的5倍,而研究表明植入ICD可以使摄血分数低的患者死亡率明显降低。医生提高对心脏性猝死的重视并加强对于患者的宣传提高患者的知晓率对于提高ICD预防SCD的成功率意义重大。

大会随想

  此次全国心律失常专题会议群英荟萃,各个专题的演讲精彩纷呈,反响热烈。大会的热门话题高度反映了国内外室性心律失常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加强了国内外心电生理领域专家的沟通与交流,见证和推动了室性心律失常领域的发展,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好评。我们期待全国室性心律失常专题会议这一品牌会议能在各种学术会议高同质性的今天办出特色,成为心律失常领域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的卓越平台。









































白癜风怎么引起的原因
山东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zlyy/1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