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约有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CVD),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血管并发症和心脏性猝死(SCD)风险增加的重要原因。心律失常可增加致残率、死亡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高昂的卫生保健费用。
欧洲的心脏节律协会(EHRA)医院门诊(NHAMC)都进行过有关急诊心律失常方面的调查,但我国尚缺乏急诊心律失常处理的相关数据。为此,笔者曾在北京市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进行了一项针对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处理的现况调查,共纳入名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就诊且需立即处理的患者。现将调查及处理心律失常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依据现行指南对处理方式的总结呈现出来,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房颤病人来了大家怎么用药
笔者调查发现,房颤是最常见的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就诊病因,占68.8%(例)。其次是室上速和室性心动过速,分别占16.4%和9.2%。纳入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包括房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室上速、室速和室颤等。入选患者最终心律失常终止、好转、无变化及死亡的比例分别为56.0%、40.0%、3.2%和0.8%。
在用药处理方面调查发现,在阵发性室上速处理中,用药最多为普罗帕酮(60.4%),胺碘酮和维拉帕米也较常用。各指南中对于普罗帕酮治疗室上速的评价不一,我国《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中推荐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作为终止室上速的首选药物。而在欧美国家中因普罗帕酮静脉用药较少,欧美指南并未将普罗帕酮列为急诊处理室上速的用药。
调查发现,房速、房扑、医院用药均以胺碘酮为主,胺碘酮也因其在转复和节律维持的良好表现在指南中备受推崇。
在调查中,室速、宽QRS心动过速的静脉用药大部分是胺碘酮,偶尔应用艾司洛尔、利多卡因、硫酸镁等。对于宽QRS心动过速,现行的指南推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首选电复律,血流动力学稳定时可应用胺碘酮或利多卡因。
对于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还可考虑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腺苷、β受体阻滞剂和维拉帕米等。
心律失常转归药物表现如何
此外,笔者分别统计了常见药物对于心律失常转归的比例。例如,普罗帕酮在终止室上速、房颤的比例分别为72.4%、66.7%。维拉帕米终止室上速的比例为80.0%。胺碘酮在终止室上速、房速、房扑、房颤及室速/宽QRS心动过速的比例分别为77.8%、85.7%、70.0%、50.9%及72.2%。在房颤患者应用室率控制的药物地尔硫卓和西地兰中,仍有部分房颤能够终止发作,比例分别为33.3%和20.6%。
在调查的设计过程中,笔者将具有心力衰竭病史、冠心病、先心病、肺心病、肺血管病、心肌病、瓣膜病的患者定义为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其中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有例(54.4%),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例(44.4%),不确定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3例(1.2%)。房颤/房扑患者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有98例(56%),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有76例(43%)。室速/宽QRS心动过速患者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有16例(70%),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有7例(30%)。
笔者另单独比较了胺碘酮在器质性和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的用药比例,发现房颤/房扑患者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在胺碘酮使用上无统计学差异(P=0.)。而室速/宽QRS心动过速患者若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则使用胺碘酮明显增多(P=0.)。
抗凝药未普及提升空间很大
笔者还有针对性地对时下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