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心律失常药物用药注意事项

(一)注意防治心律失常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物使患者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或者促发新的心律失常,这种现象称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其发生率在5%~20%左右,严重的可造成病人死亡。近年来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临床上几乎每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可使心律失常加重或促发新的心律失常。常见药物有: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丙二吡胺、心得安、溴苄胺、安搏律定等。患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心肌瘢痕组织较多者)、左心功能不全、有严重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史、合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或与某些药物伍用(如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组胺药、吩噻嗪类等)、用药量过大、药代学改变(代谢和排泄改变)及电解质紊乱(低镁等)者致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

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的防治尚缺乏较好的方法。一般的防治原则如下:

1.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的应用指征。一些轻的无猝死危险的“良性”心律失常,在无使用心律失常药物适应证时,应避免滥用。

2.警惕药物致心律失常的毒副作用,对于有心功能不全等诱发因素者尤应重视。

3.注意心电图如QRS间期及Q.T间期的监测。

4.注意药物剂量及影响药物排泄的因素。

5.注意纠正电解质的平衡失调。

6.注意药物的联合应用。如胺碘酮与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慢心律、心律平和地高辛等联合应用,均能升高其血药浓度,易致毒副作用。故合用时应引起注意。

7.对于一些性能尚不熟悉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医院内应用,稳定后才在门诊继续用。

8.一旦发生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应立即停药,并针对不同心律失常类型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如过缓型心律失常用乳酸钠、阿托品等),同时注意尽量不用同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二)注意防治心律失常药物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不良反应

1.奎尼丁

(1)与苯巴比妥合用,可通过酶促作用加速奎尼丁的代谢,降低血液浓度减低疗效。

(2)与制酸剂合用,由于胃肠道内pH值改变而延缓奎尼丁的吸收。

(3)与利福平合用,由于利福平是肝微粒体酶诱导剂,易加速奎尼丁的吸收。

(4)与氯丙嗪合用,氯丙嗪具有奎尼丁样作用,两药合用可致严重的室性心动过速。

(5)奎尼丁可增强噻嗪类及其他利尿剂和抗高血压药的降压作用。

(6)与吩噻嗪合用,可增加奎尼丁对心肌的抑制,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和(或)低血压。

(7)奎尼丁可增强肌肉松弛剂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8)奎尼丁能增强华法林、双香豆素的抗凝血作用。华法林可通过酶促作用,加快奎尼丁的消除。

2.普鲁卡因酰胺

(1)碱化尿液的药物如碳酸氢钠,能增强普鲁卡因酰胺的作用;酸化尿液的药物如氯化铵,则减低其作用。

(2)普鲁卡因酰胺拮抗抗胆碱酯酶药对重症肌无力的作用,可产生瘫痪。

(3)增强噻嗪类及其他利尿剂和抗高血压药的降压作用。

(4)可增强肌肉松弛剂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神经阻滞作用。

(5)拮抗磺胺类的抗菌作用。

3.利多卡因

(1)与甲氰咪胍或去甲肾上腺素合用时,由于肝脏血流量减少,利多卡因清除率减少,可导致利多卡因中毒。

(2)与异丙肾上腺素合用,由于心排血量和肝脏血流量增多,利多卡因在肝脏迅速灭活而使清除率增加、疗效减弱或作用时间缩短。

(3)大量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能增强琥珀酰胆碱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4)与苯巴比妥合用,通过酶促作用,加速利多卡因的代谢,使之作用减弱;与异烟肼、氯霉素合用,则通过酶抑作用,使利多卡因的血药浓度升高。

4.苯妥英钠

(1)与巴比妥或其他酶促剂合用,可加速苯妥英钠代谢,作用减弱;与氨基水杨酸、双香豆素、氯霉素、异烟肼、保泰松、氯丙嗪、西咪替丁或呋塞米等药合用,可抑制苯妥英钠的生物转化,或置换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苯妥英钠,提高血浓度,增加毒性。

(2)与安定合用,苯妥英钠降低安定的稳态血浓度使药效减弱;反之,安定类药既有抑制又有促进苯妥英钠的代谢作用,合用的疗效差异较大。

(3)苯妥英钠可增加或延长吗啡的中枢抑制作用,故不宜合用。

5.胺碘酮

(1)胺碘酮能加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此外,胺碘酮与苄丙酮香豆素合用时,通过酶的抑制作用,可引起苄丙酮香豆素中毒。

(2)胺碘酮与麻醉剂合用时,可出现低血压及阿托品无效的心动过缓。

6.心得安

(1)与肾上腺素合用,接受心得安者加用肾上腺素时,可显著升高血压发生心动过缓。其机理是当p受体阻滞时,a受体的血管收缩作用呈现显著血压升高,进而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加而出现心动过缓。

(2)与甲氰咪胍合用,甲氰咪胍能使肝脏血流量减少33%,并可通过酶的抑制作用,增加心得安的生物利用度,平均高峰血浓度升高95%,使口服心得安的清除率降低50%。

(3)与氯丙嗪合用,通过酶的相互抑制,两种药物作用增强。

(4)与肼苯达嗪合用,肼苯达嗪能减少肝脏血流量,增加心得安的生物利用度。

(5)与呋塞米合用,速尿使血液浓缩,从而增强B受体阻滞作用。

(6)与茶碱合用,心得安通过酶的抑制作用,可引起茶碱中毒。

(7)心得安可延长神经肌肉阻滞剂的活性。

(8)与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合用,心得安可增加胰岛素或口服降血糖药的降血糖效应。

(三)注意防治抗心律失常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不良反应

1.胺碘酮与奎尼丁、丙吡胺合用时,可使QT间期明显延长,诱发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胺碘酮与普鲁卡因酰胺或安搏律定合用,后两种药物可致血浓度增高。胺碘酮与慢心律合用的效果,观点不一致,有的学者认为,未见两者有相互作用;另有学者认为,两者合用时,对顽固复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有良好的疗效(每日各mg);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两者合用时QT间期明显延长,能产生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2.胺碘酮与β受体阻滞剂或某些钙通道阻滞剂(异搏定、硫氮革酮)合用时,其减低窦房结自律性并延长房室结不应期的作用可能相加,有时可引起严重后果。因此,胺碘酮与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合用时应慎重,对有窦性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或不完全性房室阻滞者不宜合用。

3.同一类别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特别是其电生理作用完全相同时)不宜合用。例如奎尼丁与普鲁卡因酰胺或丙吡胺合用时,其电毒性、副作用及治疗作用相同,如同一种药物加大剂量,因此意义不大。

4.两种具有相同严重毒副作用的药物不宜合用。如异搏定与心得安均有负性肌力作用,合用时可诱发或加重心衰。此外,两药抑制房室传导和负性频率的作用也是一致的,故异搏定与心得安不宜合用,静脉用药时应绝对禁忌合用。

5.溴苄胺与奎尼丁类药物不宜合用。溴苄胺可对抗奎尼丁的电生理作用,缩短被奎尼丁所延长的动作电位时间,恢复被奎尼丁所抑制的O相除速率等,故其可降低甚至抵消奎尼丁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此外,溴苄胺虽可拮抗奎尼丁延缓房内希.浦纤维的传导作用,但对奎尼丁延缓房室传导作用却有相加的效应,故两药合用可加重房室阻滞,对已有房室传导阻滞者尤为严重。

6.利多卡因与心得安不宜合用。心得安降低心输出量,而减少通过肝脏血流,以致利多卡因经肝脏代谢,廓清率减少,使血药浓度升高导致利多卡因中毒。

7.普鲁卡因酰胺与利多卡因不宜合用。两药合用易出现幻觉、谵妄等精神症状。

8.普鲁卡因酰胺与心得安不宜合用,两者合用可使血压骤降。

9.奎尼丁与心得安可以合用,但要减少奎尼丁用量。心得安对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与奎尼丁作用相似,故可减少奎尼丁用量,增加其安全性。心得安可加快心肌复极,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和QTc,因而可消除QTc延长。心得安可抑制窦房结、减慢传导并延长其不应期,因而可避免单用奎尼丁在转律前由房颤变为房扑时常出现的心室率加快现象。两药合用治疗预激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动过速有明显效果,治疗室性心动过速亦有协同作用。但负性肌力作用也增强,要预防奎尼丁晕厥,对心功能不全者禁忌合用。

10.美西律与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心得安、丙吡胺、硫氮革酮合用有协同作用,并能减轻毒副作用。

(四)注意防治抗心律失常药物与洋地黄类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

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抗心律失常药物常需与洋地黄类药伍用。因而,必然存在复杂的药物相互影响,使其效应增强或减弱,毒性加大或减少。抗心律失常药物与洋地黄的相互作用如下:

1.奎尼丁与洋地黄合用奎尼丁能抑制洋地黄对肾小管的排泄,即降低洋地黄的肾和非肾清除率,并使之在体内重新分布,置换出与组织结合的洋地黄,使血清洋地黄(主要指地高辛)浓度增加2~3倍。二者合用时,易致洋地黄中毒。因此合用时,洋地黄的剂量宜减半。

2.普鲁卡因酰胺与洋地黄合用普鲁卡因胺对血清洋地黄浓度无显著影响,二者无相互作用。但也有人认为普鲁卡因胺可通过与钠离子竞争心肌细胞膜上蛋白质通道,而抑制钠离子内流及减慢传导速度。洋地黄中毒引起心脏传导阻滞后,若用普鲁卡因胺可使症状加重,甚至引起室颤,故应禁用,尤其禁忌静脉给药。

3.洋地黄与苯妥英钠合用苯妥英钠为肝药酶诱导剂,能促进洋地黄的代谢,使疗效降低。洋地黄中毒时,给予苯妥英钠,可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4.利多卡因与洋地黄合用利多卡因静注已广泛应用于一般的和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除苯妥英钠外,它是治疗洋地黄中毒的首选药物。

5.洋地黄与心得安合用对房颤与房扑,心得安只能减慢心率;若与洋地黄合用,则效果明显。对单用洋地黄不能控制的心室率,可获良好效果,并消除相互的不利作用。但应注意两者对房室传导阻滞作用是相加的。

6.胺碘酮与洋地黄合用胺碘酮可置换与组织结合的洋地黄,使血清洋地黄浓度增加69%,两者合用时,可产生洋地黄中毒。必须合用时,洋地黄的剂量应减半甚至减到l/4。

7.异搏定与洋地黄合用异搏定能降低洋地黄的肾和非肾清除率,使血清洋地黄浓度增加70%,两者合用易发生严重心动过缓。甚至心脏骤停,不宜合用。必须合用时,洋地黄用量应减半。

8.地尔硫革与洋地黄合用地尔硫革可使血清洋地黄浓度增加20%,两者合用时应适当减少洋地黄剂量。

9.丙吡胺与洋地黄合用丙吡胺具有房室区不应期缩短的阿托品样作用,而洋地黄是通过延长房室区的不应期,减慢传导而达到房性心动过速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两者合用可使洋地黄失去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存在增加心室率的潜在危险。

10.美西律与洋地黄合用美西律对洋地黄的肾和非肾清除率无明显的影响,对血清洋地黄浓度影响不大,两者合用时,相互作用的幅度很小。因此,两者合用时,可不必调整洋地黄的用量。

11.安搏律定与洋地黄合用安搏律定可使血清洋地黄浓度升高,两者合用时应适当减少洋地黄剂量。

12.溴苄胺与洋地黄合用溴苄胺可对抗洋地黄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消除二联律、多源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溴苄胺还有提高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适用于心衰尚未被控制的洋地黄中毒者。

13.心律平与洋地黄合用心律平能降低洋地黄的肾清除率,使血清洋地黄浓度升高37%,两者合用时,应适当减少洋地黄的剂量。

14.氟卡胺与洋地黄合用氟卡胺能降低洋地黄分布容量,使血清洋地黄浓度升高15%。两者合用时,应注意洋地黄的毒性反应,并适当减少洋地黄的用量。

15.洋地黄与钾镁制剂合用心衰患者需用洋地黄制剂,但同时存在低镁与低钾血症对,由于洋地黄抑制了心肌细胞膜的钠一钾-ATP酶,低镁时加重了对该酶的抑制作用,从而中折了钠一钾交换,使细胞内严重失钾。此外,缺镁使心肌摄入洋地黄增多,从而心肌更易受到洋也黄的损伤。因此,在低钾与低镁血症时容易促发与加重洋地黄中毒性心律失常。









































白癜风应如何治疗
白癜风怎么得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ysjk/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