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名医谱1—黄仕沛
医院刘志龙整理
黄仕沛,年出生,广东南海县人。祖辈五世业医,20世纪60年代初就读于广州市中医学徒班,并随父侍诊习医。年取得中医师资格,年起医院副院长、院长。年被广州市政府命名为“广州市名中医”。退休后医院南院名誉院长。20世纪80年代起“觉今是而昨非”,转而专攻仲景之学。独尊经方,以大剂称著,临床上擅长内、妇、儿科疾病,对中风、重症肌无力、脊髓炎等有独到疗效。
上世纪80年代初,黄仕沛先生因以大黄庶虫丸治愈一例席汉氏综合征病患者,其与《金匮要略》描述的“干血劳”证的临床表现出奇相似,始被经方的组方严谨及疗效确切性吸引,因而开始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经方诊证治病,潜心于仲景之学。90年代后,随着经方在临床应用的得心应手,而独尊经方,并以大剂著称,顿有“今是而昨非”之感慨。黄先生临证中经方运用率达95%以上,且不随意加减,力主“方证相应”。他善于运用续命汤、炙甘草汤、葛根汤、防己地黄汤、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经方治疗神经系统疾患如多发性硬化、神经炎、中风及强直性脊柱炎,抑郁症等,均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疗效。
黄仕沛先生善用地黄,临床上常用大剂量地黄治疗各种常见病。从地黄的“药证”来看,先生认为,地黄之用在于滋阴养血,具体效能主要包括:润燥、制燥、定躁、安神、定悸。除此之外,地黄还可以止血、清热。从地黄的用量来看,先生认为,无论用于何证,配伍何药,地黄都必须重用,非重用不足以为功。黄仕沛先生用地黄常用30-90克,最大用至克。
黄仕沛先生也十分善用麻黄,尤其对大剂量使用麻黄经验非常丰富:麻黄不要空腹吃;中病即止;开始不宜过大,一般15克左右,以后按须逐步递增,如每3天加2克,在病情需要的时侯可用到35-45克。
年6月,黄仕沛著作《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是黄仕沛临床带教经过的再现,凝聚了他几十年来经方应用经验之精华,书中医案纯用经方,论述皆按仲景原意,书中以真实、详尽的病例,展示了“方证对应”之辨证理念,可谓经方医著中难得的佳作。
黄仕沛医案欣赏:多发性硬化症
患者,陈某,女性,39岁,年5月因痛失爱女悲伤欲绝,终日哭泣。年6月开始出现视朦,医院住院,诊断為视神经炎,治疗后双眼视力恢复同前。7月患者欲解开心结,往梧州旅游。8月6日在梧州旅游期间再次出现视朦,左下肢乏力,医院住院。次日病情急剧加重,出现声音沙哑,四肢无力。查MR:颈3—5脊髓异常密度影,诊断為多发性硬化。11日出现呼吸无力,诊為呼吸肌麻痹,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当时四肢已完全不能抬离床面。16医院继续治疗,查脑脊液蛋白电泳,确诊為多发性硬化。仍以呼吸机辅助通气,并予大剂量激素及丙种球蛋白衝击。10月12日成功脱机后,11月1日转我院。
入院时患者精神萎靡,面色晄白,体温:38℃左右,视物已较前清晰,呼吸稍促,气管切开,痰多,咳痰无力,四肢软瘫,双上肢可稍抬离床面,双下肢仅能床上平移,四肢感觉障碍,顏面、脊柱及双上肢痛性痉挛,以左颈部及左上肢為甚,留置胃管、尿管,舌淡,苔薄白,脉细。中医予生脉针静滴;西医方面予抗感染、化痰,控制脊神经受累后的异常放电,并予营养支持。
11月4日查房,判断為此续命汤方証,处方:麻黄15g(先煎)、北杏15g、白芍60g、川芎9g、当归15g、干姜6g、炙甘草20g、桂枝10g、石膏60g、党参30g、北芪g,三剂后,体温下降至37.5℃左右,麻黄增至18g,七剂后,患者已无发热,精神好转,血压、心率如常,病能受药也,麻黄再增至22g,佐以桂枝15g。因仍有明显痛性痉挛,加全虫10g、川足四条,十剂后,痛性痉挛明显改善,双上肢活动较前灵活。麻黄加至25g,去党参,改為高丽参30g(另燉,兑入药液中)。患者已无明显肺部感染徵象予停用抗生素,并始予针灸、康复治疗。麻黄继续递增,最大用至30g,而未见心律失常。
12月10日,服药40天,患者精神明显好转,痰液减少,请省中医神经外科会诊,拔除气管套管,无明显痛性痉挛发作,当时已可床边小坐,双上肢活动灵活,双下肢可抬离床面。22日,即服药第52天,患者拔除胃管、尿管,言语清晰,自主进食,无二便失禁,可床边短距离行走,四肢感觉障碍明显减轻。年1月15日,可自己步行,基本生活自理,予出院。此后患者曾数次独自来我院门诊复诊,肢体活动几如常人。患者自行附近门诊康复锻炼,未再服中药。
年7月,与丈夫争吵后,出现胸闷、心悸不适,当时未见视朦及肢体麻木乏力加重。查心电图:频发室性早搏。MR:延髓及C3脊髓内异常信号影,未排脊髓炎。对症处理后出院。
年1月3日情绪刺激及劳累后,患者再次出现右足第一、二足趾麻木、疼痛。1月4日开始出现双下肢麻木。1月5日出现右下肢乏力,完全不能抬离床面,遂由医院留观,予对症处理。考虑存在频发室早搏,予胺碘酮口服控制心率。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1月9日转神经专科治疗。1月10日继而出现左下肢乏力,肩颈及四肢肌肉僵硬。1月12日始予激素及丙种球蛋白衝击。1月17日激素减量至60mg。
1月22日,因上次发作服中药后病情很快好转,故患者要求转我院继续治疗。入院时,患者神清,视朦,左三叉神经眼支及上頜支感觉减退,四肢肌张力齿轮样升高,双下肢乏力,左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0级,肩颈及四肢肌肉僵硬,T10以下平面感觉减退。躯干平衡障碍,右侧肢体痉挛抽搐。心电图正常,无胸闷、心悸不适。
患者停药日久,近期有室性心律失常,仍处以续命汤,麻黄先予15g,并嘱注意检测心臟情况。处方如下:麻黄15g(先煎)、北芪g、桂枝30g、乾薑15g、川芎9g、当归24g、党参30g、炙甘草30g、石膏90g。患者服药后每日麻黄加药3g,无胸闷、心悸、汗出,三次复查心电图未见异常。至2月1日麻黄加至33g,并间断加用高丽参。患者自觉躯干平衡障碍及右侧肢体痉挛抽搐明显好转。
2月2日患者肌力尚无明显改善,麻黄加至35g,并加细辛15g、肉桂10g,加强温通的效力。2月4日患者双下肢肌力开始较前改善,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Ⅰ级,声嘶亦较前好转。2月5日為加强疗效,中药改為日两剂。病有起色,患者对黄师甚是感激,并感叹不应停服中药,致病情再次发作。
2月9日患者仍有肩颈及四肢肌肉僵硬,予加药白芍60g。此时患者右下肢肌力恢复至2级,扶持下可站立。2月11日因临近春节,予带药出院,出院后每日仍服2剂中药。
3月1日患者再次住院进一步康复,仍予每日2剂中药,方药同前。3月10日,患者右下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可床边扶持下行走。
赞赏
人赞赏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