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反复室速发作加速心功能恶化

如已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经优化治疗和程控后仍然有症状或反复放电,推荐给予胺碘酮治疗(ⅰ类推荐,c级证据)

丁文惠:《2014中国慢性心力衰竭指南》药物治疗推荐解读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β受体阻滞剂可有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并且减少猝死发生,而且是目前唯一能改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预后的抗心律失常药β受体阻滞剂可分为高心脏选择性、非心脏选择性及兼有β及α受体阻断作用三类,临床上应选用高心脏选择性同时是脂溶性而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周京敏、葛均波:心衰管理新靶点——心率

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北京 杨杰孚 邹彤

关键词:

治疗心衰原发病和纠正诱发因素

联合用药对心室颤动(室颤)患者电除颤治疗后需应用胺碘酮预防复发,还可加用β受体阻滞剂,这两种药物联合尤其适用于伴“交感风暴”的患者,但心衰患者应用胺碘酮需密切注意低钾血症的发生利多卡因在心衰中可以应用,但静脉剂量不宜过大,75~150 mg(3~5 min)静脉注射,继以静脉滴注1~4 mg/min,维持时间不宜过长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因存在负性肌力、致心律失常作用或增加病死率,不推荐应用于心衰患者

治疗策略

多项研究证实,icd能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30%~35%的严重心衰患者猝死风险,且i恶性室性心律失常cd较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提高室颤或持续性室速幸存者的总存活率此外,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证的扩展,也通过纠正心衰,改善心室重构减少了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对于慢性心衰患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典型的流出道或间隔部,行导管消融成功率较高反复室速发作加速心功能恶化,优化药物治疗无效,通过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可改善心功能和逆转心肌重构如已植入icd、仍然出现引起反复放电的室性心律失常,经优化治疗、程控和胺碘酮治疗不能预防者,推荐导管消融治疗

jacc:哪些冠心病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能够获益?

心力衰竭(心衰)致死的患者中,约50%为猝死,尤其是在心功能ⅱ~ⅲ级的死亡人群中,猝死率高达60%以上,猝死绝大多数由室室性心律失常指南性心律失常所致因此,要降低心衰患者病死率,如何预防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至关重要其治疗策略是纠正心衰病因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因,预防复发,终止急性发作,减慢心室率,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心脏猝死及病死率

治疗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首先应当重视治疗心衰本身,因为这是导致心律失常的病因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依然是治疗心衰的基石此外,醛固酮受体阻断剂亦是治疗心衰的ⅰ类适应证,在使用了上述药物后症状仍然明显,且射血分数≤35%时应当选用窦房结受体抑制剂伊伐布雷定首次纳入心衰治疗指南:在使用了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且已达到推荐剂量或最大耐受剂慢性室性心律失常量,心率仍然≥70次/min,可加用伊伐布雷定此外,应尽可能寻找和纠正室性心律失常诱因,包括纠正缺氧、电解质紊乱等,尤其是低血钾及低血镁

胺碘酮是以ⅲ类药作用为主的心脏离子多通道阻滞剂,兼具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是唯一无负性肌力作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强,但是目前多数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不能降低病死率当心衰合并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持续性室速或电复律后室速复发者,可加用胺碘酮静脉注射负荷量150 mg(10 min),而后静脉滴注1 mg/min×6 h,继以0.5 mg/min×18 h(ⅰ类推荐,c级证据)

1/

相关阅读:

器械治疗和导管消融治疗

在心衰患者中,特别是应用了大量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的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况下,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要更加谨慎对于无症状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不主张积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慢性心衰时,药物代谢清除能力受损,半衰期延长,分布容积减少,因此慢性心衰患者的药物用量应从小剂量开始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


寻常型白癜风怎么治疗
白癜风在什么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ysjk/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