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医院健康来了管控心房颤动,远

心房纤维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国患病率约为0.77%,且逐年增加。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群的5倍和3倍,同时其导致的住院率和病死率也在递增。随着新发患者越来越多,房颤的诊疗形势愈发严峻。

《天天健康》

:FM97.0南通新闻广播

:11:00—12:00

:舒瑶

:请名医谈百病,由知名专家讲解常见病、多发病;精心打造专家与听众的交流平台。

:南通市卫健委

周五嘉宾

施林生

医院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学博士,医院访问学者。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中国好术者”全国个人赛冠军。南通市“十三五”科教强卫工程青年医学重点人才,南通市第五期“工程”培养对象。研究方向为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擅长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及室性早搏的电生理检查及导管射频消融。

周五主题

管控心房颤动,远离心衰卒中

很多患者在确诊房颤时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我为什么会得房颤?在毫无征兆的表象背后,房颤的发病其实“蓄谋已久”,忽略危险因素的控制,正是房颤发生的隐患所在。

高血压是房颤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控制不佳,患者房颤发生的风险将显著增加,正常高值血压也不例外。对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高血压又是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因此,积极控制血压势在必行。

有人把糖尿病比作一种慢性毒药,悄悄侵蚀着人体的每一个脏器,而房颤就是它所产生的恶果之一。糖尿病可促进心房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血糖控制越差,房颤的发生率越高。

都说“一胖毁所有”,用在房颤发病上也是恰如其分的。据统计,房颤患者中肥胖人群占1/5,体重指数(BMI,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越高,房颤的发生率越高,BMI每增加1,房颤发病风险增加3~7%,当BMI大于40时,房颤发病风险为正常人的2.4倍。即便在射频消融术后,BMI增加也与房颤复发的风险成正比。

饮酒对于房颤的发病而言可谓是“小酌非怡情,大饮更伤身”,换句话说酒精摄入会增加房颤的发生几率,也可增加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与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风险,喝酒越频繁相应的危险度越高。而且,中、重度饮酒的患者房颤消融成功率相对降低,减少饮酒至≤30g/周,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

研究发现,房颤发病同运动量的关系呈U型曲线,即运动量过少或过多均会增加房颤发生的风险,以静坐为主的生活方式或长时间的高强度耐力活动均可使房颤发生率增加5倍,因此,目前推荐每周-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当然房颤的危险因素远不止上述这些,还包括睡眠呼吸暂停、冠心病、心衰、肾功能不全等,加强对这些危险因素的管控,对于预防房颤的发病及改善导管消融术的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

FM97.0《天天健康》

6月12日(周五)11:00—12:00

如何收听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ysjk/12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