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心房颤动科普简介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消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房颤在一般人群患病率为0.7%,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对人体的危害有:

①快慢不齐的心室律,引起心悸、不适。

②心房无效颤动、使得心功能明显下降。

③心房血流缓慢,从而导致心房尤其是左心耳血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可引起相应器官梗死,尤其是脑梗死。

脑梗死是心房颤动最严重的并发症。每6个脑梗死患者中就有一例为房颤患者,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梗死的年发病率是5%,瓣膜性房颤患者脑梗死的年发病率更高。我国两项大规模回顾性研究中住院房颤患者的脑梗死患病率分别高达24.81%和17.5%,80岁以上人群高达32.86%

心房颤动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如下:

1、药物转律+药物抗凝治疗。

2、射频消融治疗

3、左心耳封堵治疗

4、其它组合治疗。

房颤患者是否需要抗凝治疗,一般根据CHA2DS2评分来决定。具体可咨询心血管医师。

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是微创手术,目前非常成熟,临床广泛应用。

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适用人群:

1.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不耐受的有症状阵发性房颤,可以使用经导管消融。

2.对于复发有症壮阵发性房颤患者,权衡利弊及药物和消融治疗临床转归之后,优先考虑经导管消融。

3.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不耐受的有症状的持续性房颤,可以使用经导管消融。

房颤射频消融的基本步骤:局部深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道,消融导管经过通道到达右心房,经过房间隔穿刺到达左心房,然后将消融头端沿着肺静脉出口“画圆圈”从而隔绝肺静脉电位,大多数房颤心房电位来源于肺静脉。见图2、图3

图2

图3

左心耳封堵治疗技术目前技术日臻成熟,疗效显著,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欢迎。其基本步骤是局部深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道,封堵器经过通道到达右心房,经过房间隔穿刺到达左心房,最终将封堵器镶嵌于左心耳部。见下图

不同房颤患者的临床情况有差异,具体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选择,具体哪一种方案适合你需要咨询心律失常/房颤领域的心内科医师。

医院心内科房颤精细化治疗团队简介

医院心内科是重点学科,是国家心血管介入培训基地,心内科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浙江省率先开展房颤等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以及其它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心内科已经拥有一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房颤精细化治疗和管理团队,该团队云集了一批优秀的博士后、博士、硕士等心内科专业人才,心内科一直在房颤精细化治疗和管理领域致力于打造一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名片。

目前在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领域以及房颤的药物抗凝治疗预防中风领域有着极其丰富、成熟的知识体系。上述知识体系在指导临床房颤的诊治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目前我们团队在房颤治疗领域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近期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包括房颤冷冻消融术、房颤左心耳封堵术。其中房颤左心耳封堵术,该技术能有效预防房颤患者出现脑梗死并发症。目前国际上已经在少数发达国家部分城市开始应用,我们团队早在年就已经和国际上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几乎同步开展该治疗技术,该技术给那些不适合射频消融以及抗凝治疗有禁忌的患者带来新的选择。

王利宏: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浙江省医学会心脏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课题,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SCI论文,周二下午名医馆、周三上午专家门诊。

屈百鸣: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起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脏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多项厅级、省部级以上课题,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1百多篇论文,在心脏电生理起搏以及冠脉介入等领域造诣颇深,周二上午名医馆、周四上午专家门诊。

俞坚武:副主任医师擅长心律失常的诊治年到美国进修心脏电生理主持多项厅级课题,发表论文十余篇,周一上午普通门诊、周二上午专家门诊。

钱琳艳:副主任医师擅长心律失常的诊治年到美国进修学习,主持多项厅级课题,发表论文十余篇,周二上午专家门诊。

徐强博士主治医师心律失常精细化诊治团队成员,擅长房扑、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的诊治。周二上午心内科普通门诊。

林敬阳硕士主治医师心律失常精细化诊治团队成员,擅长房扑、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的诊治。周五下午心内科普通门诊。

王云帆博士主治医师心律失常精细化诊治团队成员,擅长房扑、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的诊治。周一下午心内科普通门诊。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卤米松乳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yfzs/7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