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晟教授:
心梗急性期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多见,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VF/VT)更高达10%~15%,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急性心梗患者尽早进行有效的再灌注治疗/血运重建,是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键。此外,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纠正电解质紊乱,也可降低AMI室颤发生率。
绝大多数VF/VT发生在急性心梗48小时内。若患者发生室颤/多形性室速,伴血流动力学紊乱,需紧急给予非同步电复律;单形性室速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也应尽早同步电复律。对于单纯室性早搏、NSVT、再灌注相关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仅需加强监测而无需特殊处理;更不建议预防性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利多卡因对缺血相关的多形性室速有效;而对于急性缺血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电击无效的难治性VF/VT,研究表明胺碘酮是无可非议的一线急救用药。
对心梗急性期间发生过VF/VT的患者是否应植入ICD作为二级预防,迄今为止尚未大规模临床试验。早年的一项观察显示,心肌梗死24~48小时内发生VT/VF,与不合并VT/VF的患者相比,其远期死亡率并无差异。而近年的多项研究却得出不同的结论,即使48小时内发生VF/VT的患者,其院内和远期死亡率都比未发生者明显增高,心梗急性期48小时后发生的VF/VT更与中远期死亡率显著相关。近两年,欧美指南都建议应根据是否再血管化、心功能(EF)、急性心梗合并VF/VT的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植入ICD作为二级预防;对心梗急性期发生过VF的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亦可考虑可穿戴式ICD(WCD)作为植入ICD前过渡治疗。
心在线:急性心梗合并房颤如何治疗?胡晓晟教授:
急性心梗合并房颤,快速的心室率可加重心肌缺血并诱发心衰,导致预后不良。因此,应尽快恢复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若存在快室率房颤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评估是否需要同步电复律。药物治疗可选择β受体阻滞剂,服用倍他乐克平片可较快地控制心室率;当合并心衰时,可选用胺碘酮或西地兰,前者对心功能无明显抑制作用,对电复律后再发房颤者维持窦性心律有效。此外,急性心梗合并房颤的患者,住院期间及远期的卒中风险增高。因此,无论房颤为一过性或持续性,均应重视抗凝治疗。
心在线:急性心梗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如何治疗?胡晓晟教授:
缓慢性心律失常多见于下壁心梗的患者,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无血流动力学异常且无症状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一般不需针对心律进行特殊治疗,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即可。对于持续的、有症状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可考虑使用阿托品;若阿托品无效,可实施临时起搏。但操作过程中,需注意避免导管电极置于梗死心肌附近,以预防心肌穿孔的发生。若出现持久性2-3度房室传导阻滞伴阻滞部位低或交替性束支阻滞等,应考虑永久起搏器置入。需要强调的是,尽早而完全的再灌注治疗策略,无论对降低AMI相关的AVB发生率、缩短AVB持续时间抑或逆转AVB都至关重要。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记者徐巍巍┆编辑岑聪┆美编柴明霞┆制版王柳↓↓↓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鍖椾含鏈夋不鐤楃櫧鐧滈涓撶鍖婚櫌鍚?鍥涘窛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鍖婚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