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临,气温骤降,使我院心内科住院人数迎来了新的高峰。在秋冬交替的季节,不少老人都会有心慌、头晕、气短的感觉,很多人都以为是气候时冷时热所引起的正常反应。但事实上,尤其对一些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群而言,这样的症状很可能是因为房颤在“作怪”。再此特向大家科普有关房颤的相关知识。
一
什么是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一般我们心脏的正常跳动称为窦性心律,即:由窦房结开始发起心脏开始收缩的指令,然后传导到房室结,再传导到左右心室,使得心脏协调有规律地收缩,更有效率地排出血液。而房颤时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不规则,有时可达~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而且节律绝对不整齐,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拙(脉率少于心率)从而使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患病率的增长还会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增长密切相关。
二
房颤的症状表现
1、心悸:心脏跳动紊乱或心跳加快,伴有体力疲乏或者劳累。
2、眩晕:头晕眼花或者昏倒。
3、胸部不适:心前区疼痛、压迫或者不舒服。
4、气短:在轻度体力劳动或者休息时感觉或者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有些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三
房颤有哪些危害
1、引起脑梗塞和猝死:房颤患者的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随着血液至脑部,房颤会使脑卒中的风险增加5倍,20%以上的卒中都归因于房颤,房颤导致的脑卒中病情更重,50%以上的患者会致残甚至死亡。
2、引起心力衰竭:因为房颤病人长期心房颤动会导致心房缺少有效的收缩,心室充盈不完全,心排出量减少,从而引起心力衰竭。
文中图片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