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曾听到或看到某人“晕倒了”,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晕厥。晕厥是由于脑组织缺血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特点为发生迅速、短暂且为自限性,发作后能完全恢复意识。晕厥与人们经常提起的昏迷(意识不能恢复)、眩晕(没有意识丧失)、休克(意识清楚,血压降低)等有明显不同。晕厥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哪些原因可以引起晕厥,该如何预防和治疗?下面几个典型病例可以帮助大家了解晕厥的常见原因和应对策略。
病例一:16岁年轻男性,高中生,一天凌晨4点起床小便,之后突然失去知觉,向后倒地。失去知觉前无出汗、恶心、呕吐等不适,醒来后感觉后背发凉,才发现自己躺在卫生间地上,自行爬起。去医院就诊,所有检查结果均正常。医生诊断为排尿性反射性晕厥,未给予特殊治疗,嘱其夜间小便时不要采取站姿,以后再出现晕厥。
病例二:32岁青年女性,公司职员,在一次公司会议上被领导批评后,感觉很委屈,突然觉得外界声音逐渐遥远,出冷汗,随后突然倒地,同事呼之不应,1分钟后自行醒来。去医院就诊,所有检查结果均正常。追问病史,患者有类似晕厥发作6次,发作前出现的相似的症状,3次发作前有心情不愉快,2次发作前与人有争吵,1次发作前手指被菜刀割破疼痛明显。医生诊断其患有血管迷走性晕厥,告知避免刺激因素,若再次出现晕厥先兆,应立刻平躺,平时加强等长运动锻炼(等长运动主要是指以增加肌肉张力来对抗一个固定的阻力的运动,如举重、推墙、蹲马步等)及直立倾斜训练(背上部靠墙或一个角落,上、下肢不动,脚距离墙15厘米),以期减少晕厥发作。
病例三:78岁男性,退休教师,2年前开始反复出现眼前发黑和头晕,每次持续几秒钟,未发生晕厥,医院就诊。一天早上,患者在给阳台上的花盆浇水时,在无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摔倒在地板上。后自行清醒,发现自己躺在地上,头很痛,额头上有鲜血。老伴吓坏了,连忙拨打急救电话,医院就诊。经检查,心电图提示心跳很慢,仅每分钟40次。第二天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其有数次大于3秒心脏停跳,最长停跳时间为6秒,而患者在心脏停跳相应时间段内有头晕现象。医生考虑其晕厥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脏停跳所致,建议其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后,未再出现头晕及晕厥现象。
病例四:54岁男性,商人,8个月前因急医院抢救成功,医生在其冠状动脉内放置了两根支架。出院后,患者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并坚持服用药物治疗,但逐渐感活动后气急、乏力。心电图检查发现频发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心脏功能下降,左室射血分数为30%(正常为50%以上,射血分数降低表示心脏功能下降),医生建议其植入心脏埋藏式复律除颤器(ICD)。3个月前,医院就诊时突然晕倒,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心电监护显示为心室颤动,经紧急电除颤等措施抢救成功。医生再次建议患者植入ICD,以免再次发生室颤和心跳骤停。经慎重考虑,患者同意植入ICD后,手术很成功,至今未再发生晕厥。
病例五:80岁女性,退休工人,近半年来站立稍久一点即感觉头晕,躺下休息后头晕立即消失,久坐起立时,也会有头晕不适。某天,患者在服用消心痛(一种治疗冠心病常用药)后半小时快速起床,突然感到头晕,然后失去知觉倒在地上。女儿发现后,立即将老人扶到床上,约半分钟以后,老人苏醒过来。女儿不放心,拨打急医院,查体及辅助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医生结合其晕厥前的表现,考虑可能为直立性低血压,测量平卧位和直立时的血压,发现老人平卧时的血压为/70毫米汞柱,直立后的血压为86/50毫米汞柱,同时出现头晕症状,明确老人患有直立性低血压,建议其每日摄入足够的盐和水,从平卧位转为直立位,或久坐立起时,动作要缓慢,尤其是服用具有扩张血管的药物(如硝酸酯类的药物或降压药等)以后,更应注意避免体位的快速、剧烈变化。
病例六:75岁老年女性,上街买菜时突然晕倒,经周围人发现后扶起,并呼叫医院。到医院后,患者清醒,但一侧肢体瘫痪,口齿不清。经头颅CT检查发现脑梗死。医生追问病史,发现患者有心房颤动史多年,诊断为因房颤导致的脑栓塞。目前患者仍在康复治疗中,肢体不能活动,勉强能说几句话。
通过以上几个病例,大家可以初步了解晕厥发作的常见原因和治疗原则。总而言之,晕厥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但肯定都是由于发生了大脑的严重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外周血管在多种因素的强烈刺激下突然扩张,导致血压骤然下降并引起脑供血不足(即血管迷走性晕厥);心脏跳动太快或太慢会导致心脏射出的血液太少,从而导致大脑缺血(心源性晕厥);当然也可以是大脑本身的血管发生破裂或堵塞(如脑出血或脑栓塞)所致。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晕厥前后的临床表现、既往病史等作出初步判断,然后进行针对性检查和治疗。
中科白癜风专家国庆会诊北京白癜风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