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1概述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持续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蜕变为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不同类型多形室性心动过速的抢救治疗措施完全不同。

  2诊治总原则

  ①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应按心室颤动处理。

  ②血液动力学稳定者或短阵发作者,应鉴别有否QT间期延长,分为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QT间期正常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和短QT间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给予相应治疗。详见图4。

  3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伴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称为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上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阿斯综合征,重者发生心脏性猝死。心电图显示QT间期延长(校正的QT间期女性ms,男性ms)。可分为获得性和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获得性多见。

  3.1获得性QT间期延长的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

  3.1.1概述常由药物(如某些抗心律失常药、利尿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等)、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低血镁、低血钙)、心脏本身疾病如心动过缓、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等引起,也可为颅内高压、酗酒等所致。心电图除明显QT间期延长外,可有间歇依赖现象,即长RR间歇依赖的巨大T波或U波。RR间期越长,其后的T波或U波改变越明显,直至激发扭转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频率在~次/分,有反复发作和自行终止的特点,亦可蜕变为心室颤动。

  3.1.2诊治要点

  ①根据相关指南或共识寻找QT间期延长的危险因素,进行危险分层。

  ②对获得性QT间期延长的高危患者,积极纠正危险因素,防止TdP的发生。

  ③已经发生TdP的患者,首要措施是寻找并停用一切可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或纠正相关因素。

  ④硫酸镁缓慢静脉注射用于发作频繁且不易自行转复者,静脉输注用于发作不严重者,直至TdP减少和QT间期缩短至ms以内。

  ⑤积极静脉及口服补钾,将血钾维持在4.5~5.0mmol/L。

  ⑥临时起搏适用于并发心动过缓或有长间歇者。常需70-90次/分或更快频率起搏,以缩短QT间期,抑制TdP的发作。临时起搏可能需要数日,待纠正其他致QT间期延长的因素后,可逐渐减慢起搏频率,直至停用。

  ⑦与心动过缓相关的TdP,未行临时起搏治疗前,异丙肾上腺素可用于提高心室率,但不宜用于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或冠心病患者。阿托品也可用于提高心室率。

  ⑧部分获得性QT间期延长合并TdP的患者可能存在潜在遗传基因异常,上述疗措施无效时,临时起搏基础上可考虑β受体阻滞剂和利多卡因治疗。

  ⑨不推荐使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3.2先天性QT间期延长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3.2.1概述少见遗传性心脏疾病。典型发作呈肾上腺素能依赖性,即突然运动、恐惧、疼痛、惊吓或情绪激动诱发心律失常。少部分患者可在安静或睡眠状态下发作心律失常。心电图可见发作前QTU间期进行性延长,T、U波振幅极易发生周期性变化,但间歇依赖现象少见。

  3.2.2诊治要点

  ①通过询问家族史和既往发作史,除外获得性QT间期延长的因素,应考虑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

  ②减少或避免诱发因素,如减少或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声响刺激、精神刺激或情绪激动等。避免应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

  ③先天性QT间期延长所致的TdP有自限性,一般可自行终止。不能自行终止者,应给予电复律治疗。

  ④β受体阻滞剂可作为首选药物,急性期即可开始应用。可使用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也可选其他制剂。通常所需剂量较大,应用至患者可耐受的最大剂量(静息心率维持50-60次/分)。

  ⑤利多卡因及口服美西律对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第3型可能有效。

  ⑥急性期处理后,应评价是否有埋藏式体内除颤器(ICD)指征。

  4QT间期正常的多形室性心动过速

  QT间期正常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较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多见,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合并缺血、心力衰竭、低氧血及其他诱发因素的患者出现短阵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常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的征兆。

  ①应积极纠正病因和诱因,如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纠正缺血,有利于室性心律失常控制。

  ②偶尔出现的短阵多形室性心动过速,没有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可观察或口服β阻滞剂治疗,一般不需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

  ③纠正病因和诱因同时,若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繁,可应用β受体受体阻滞剂、静脉使用胺碘酮或利多卡因。

  5某些特殊类型的多形室性心动过速

  5.1.伴短联律间期的多形室性心动过速

  伴短联律间期的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少见,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有反复发作晕厥和猝死家族史,可自行缓解。无论单一或诱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室性期前收缩均有极短联律间期(~ms)。发作室性心动过速时心率可达次/分,可蜕变为心室颤动。

  血液动力学稳定者首选静脉应用维拉帕米终止发作。口服维拉帕米或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预防复发。维拉帕米无效者,可选用静脉胺碘酮。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蜕变为心室颤动者即刻电复律。建议植入ICD。

  5.2Brugada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窦性心律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和V1~V3导联ST段马鞍形抬高,QT间期正常,有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呈短联律间期。心脏超声等其他检查无异常。主要表现为晕厥或猝死,多在夜间睡眠中发生。

  Brugada综合征患者发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伴血液动力学障碍时,首选同步直流电复律。异丙肾上腺素可选用。植入ICD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唯一有效方法。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效果不好。

  5.3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室性心动过速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室性心动过速是指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在应激情况下发生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典型者呈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导致发作性晕厥,可进展为心室颤动。多见于青少年,静息心电图正常。

  发作伴血液动力学障碍时,首选同步直流电复律。血液动力学稳定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植入ICD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有效方法。









































青少年白癜风
治白癜风银川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cjzz/4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