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唑胺作为碳酸酐酶抑制剂,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利尿剂,常用来控制眼内压。服用乙酰唑胺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便是低磷血症,但因此而发生危及生命的事件却极为罕见。乙酰唑胺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中,心脏骤停的发生率1%。年4月Hu教授等人在JGLAUCOMA杂志分享一例十分罕见的青光眼患者服用乙酰唑胺出现低磷血症,导致心脏骤停的病例。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8岁,患有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服用氨氯地平控制血压。入院前一天,出现剧烈眼痛和头痛,诊所眼科医生予以乙酰唑胺(毫克)降眼压。患者口服1粒乙酰唑胺,2小时后自感全身无力、行动困难,症状持续加剧至次日早上,继而出现非自主地流口水,出现说话困难及共济失调。入院后患者唤之不醒,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电图示心室纤颤,遂进行除颤。患者出现持续无脉性电活动,继而进行心肺脑复苏,气管插管处理,最终恢复自主循环。除服用氨氯地平与乙酰唑胺,家属否认使用其它利尿剂及药物使用史。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收缩期运动正常。自主循环恢复后,ECG显示窦性心律和QT间期延长。心率为78次/分,QTc为0.秒(成年女性ms)。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示pH7.,PCO2为.9mmHg,PO2为88.3mmHg。HCO3为34.3mmol/L,乳酸为45.4mg/dL,提示存在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除白蛋白为3.3g/dL(参考范围为3.5至5.0g/dL),提示存在低蛋白血症外,血常规正常,肝功能基本正常。肾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电解质检查提示,钙8.1mg/dL,镁3.2mg/dL,磷酸0.8mg/dL(2.5至4.5mg/dL)。磷酸分泌滤过百分比大于20%即提示存在高磷酸盐尿,而此患者则为29%。而患者的肾功能正常,我们认为磷酸盐尿中磷排泄过量可能是导致低磷血症的原因。经静脉补充磷酸钾后,第二天磷酸水平为4.7mg/dL。患者完全清醒,肌力由无法抵抗重力活动恢复到能抗阻力运动。三天后,患者成功拔管,并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出。此后患者观察随访过程中无肌肉无力或心律失常等特殊后遗症。低磷血症当血磷或磷酸浓度2.5mg/dL,便为低磷血症。重症监护者低磷血症的发生率为28%至34%,普通住院病人未2.2%至3.1%,慢性酗酒者为2.5%至30%,大外伤的患者则可高达75%,但最常见于败血症患者,其发生率可为65%至80%。低磷血症患者的症状差异较大可为无症状也可出现溶血、胰岛素抵抗、心肌病、横纹肌溶解、呼吸肌功能障碍、心肌功能障碍以及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早搏等心律失常类致命性的并发症。一般当血清磷酸浓度2mg/dL时才会出现症状。当血清磷酸盐浓度1mg/dL,则会出现肌无力和心脏抑制等罕见的严重症状。一旦细胞内磷酸水平缺乏,导致ATP无法合成时,急需能量类的细胞功能便会大打折扣,致使能量储备减少。细胞内磷酸耗尽,便会导致红细胞内二磷酸甘油酸(2,3-DPG)含量的降低,继而血红蛋白的氧亲合力增加,出现氧释放减少,诱导氧运输障碍。基于以上两点,低磷酸血症会累及各个器官系统。来源:丁香园-眼科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zlyy/9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