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控制盐分及水分的摄取,使两次透析中间体重增加在5%以内,加上适度的运动、按时服药、维持血压稳定,大多可以顺利地进行透析,但是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现将常见症状及预防方法说明如下:
营养不良
大多数透析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其原因主要分为三大方面:
①营养物质摄入量降低:这与患者食欲减退、身体状况、精神状态以及社会经济原因密切相关;
②高分解代谢:由于相关的疾病以及机体的炎症状态等原因,使体内分解代谢率增高;
③透析本身,过滤掉体内垃圾的同时,也丢失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包括氨基酸、肽类、蛋白质和葡萄糖。
营养不良加速了透析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从而缩短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预防和治疗
要有效解决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我们需要综合措施,包括:
①保证透析充分;
②控制感染;
③个体化营养治疗:可利用复方α-酮酸片(开同)配合个体化的饮食的营养治疗方案,能有效平衡患者营养不良改善和残余肾功能的保护,同时在对一些并发症也能有效防治。从而,对透析患者起到多方面保护作用。
高磷血症
血磷是指血液中的无机磷,正常成人血磷浓度是相对稳定的,即在0.81-1.45mmol/L之间。当血清磷浓度高于1.45mmol/L时,称为高磷血症。
高磷血症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①高血磷刺激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刺激甲状旁腺细胞增生及拮抗1,25-(OH)3对iPTH的抑制作用、发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肾性骨病、加重肾性贫血等。
②高血磷还可使钙磷乘积增高,易发生软组织和血管转移性钙化,导致冠状动脉钙化和缺血性心脏病,增加死亡率。
③高血磷易致皮肤发痒,影响生活质量。
预防和治疗
①充分透析充分透析对降低血磷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常规3次/周、4小时/次的普通透析对血磷的清除仍不够充分,可结合血液透析滤过(HDF)和血液灌流增加磷的清除;
②饮食控制磷摄入每天都应给予低蛋白低磷饮食,但该饮食可能出现营养不良,可配合使用复方α-酮酸片(开同);
③应用磷结合剂以减少磷吸收在严格的低磷饮食下,每日患者从食物中摄取的磷含量为mg(一周mg),胃肠道吸收其中的60%(每天mg,一周mg),每次透析可清除约mg的磷,按每周透析三次来计算,一周体内约剩余1mg(每天mg)的磷需通过磷结合剂(含钙磷结合剂或不含钙磷结合剂-碳酸镧)的使用来清除。
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是透析患者常见的不适症状,有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可能原因
导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尿毒症本身体质、透析治疗及钙磷代谢紊乱等有关。其中透析过程中发生的皮肤瘙痒需要考虑与透析器反应等变态反应有关。一些药物或肝病也可诱发皮肤瘙痒。
治疗
可采取适当的对症治疗措施,包括应用抗组胺药物、外用含镇痛剂的皮肤润滑油等。
预防
对于可能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手段。包括控制患者血清钙、磷和甲状旁腺激素(iPTH)于适当水平,避免应用一些可能会引起瘙痒的药物,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和管路,避免应用对皮肤刺激大的清洁剂,应用一些保湿护肤品以保持皮肤湿度,衣服尽量选用全棉制品等。
透析失衡综合征
是指发生于透析中或透析后早期,以脑电图异常及全身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病症,轻者可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及躁动,重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预防方法
平日饮食注意限制水分、盐分,避免两次透析间体重增加超过5%。有规律和充分地透析、增加透析频率、缩短每次透析时间等对预防也有益。
低血压
低血压是透析中是常见的并发症,透析中(尤其是后面时段)如有打哈欠、嗜睡、眼睛模糊、头晕、便意、心悸、脉搏加速、恶心呕吐、冒冷汗、呼吸困难、胸痛、腹痛、肌肉痉挛、失去知觉等症状时,可能有血压下降的情况,就立即告诉医护人员处理。
血压下降的原因
①脱水不当:水分脱除太快,原因是短时间脱水过多或干体重估计得过低等,导致血液循环量减少,血压自然下降。
②自主神经失调导致血管收缩不正常。
③心脏因素:如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如房颤)、心脏缺血、心包堵塞、心肌梗死等。
预防方法
①平日饮食宜限制水分、盐分,避免两次透析间体重增加超过5%。
②高血压患者每次透析前可与医生讨论是否需要暂停服用一次降压药物。
③改变姿势时需缓慢,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有血压下降的症状时,可采用头低脚高的体位。
高血压
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发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和常见原因是体内积存过多水分,使血液循环量增加而造成血压升高(称为容量性高血压)。透析时某些降压药被透析出来,也会导致透析中血压上升。高血压可能伴随有头痛、肩膀僵硬、恶心、呕吐等症状。
预防方法
①严格控制水分及盐分的摄取
②按时依医嘱及时服用降压药
出血
尿素症患者因尿毒素的累积及血小板功能不良,故透析中必须使用肝素防止血液凝固,如果合并有精神上的压力或服用止痛的药物,就很容易引起胃肠道出血。
预防方法
①平时动作宜轻柔,以防碰撞。
②女性如遇月经来潮时,透析前应先告知医护人员,以调整肝素用量。
③每次透析后,针孔处要适当压迫,确实止血后再包扎。
④有皮下淤血、黑便、牙龈出血应告知医护人员。
肌肉痉挛
常在透析进行后2~3小时后发生,一般最常见的是下肢的抽筋,也有人发生在腹肌或手指。抽筋时肌肉会变硬且会有剧痛感。
肌肉痉挛的原因
①透析时脱水太快使细胞内外渗透压不平衡,血中电解质不平衡,透析时血液内的钙与钠急剧变化。
②身体太过疲倦劳累。
预防方法
①减少水分摄取,避免两次透析间体重增加超过5%.
②发作时可热敷、按摩肌肉,压住膝关节固定肢体,同时将脚趾向内扳直。
③在透析中可使用抗抽筋的药物。
④加强肌肉锻炼,注意劳逸结合的运动方式。
心律失常
多数患者无症状。其诊疗程序如下:
①明确心律失常类型。
②找到并纠正诱发因素。常见的诱发因素有血、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透析导致的酸碱失衡(如酸中毒),心脏器质性疾病等。
③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电复律。对于有症状或一些特殊类型的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性心律失常,需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应用时需考虑肾衰竭导致的药物蓄积。建议在有经验的心脏科医生指导下应用。
④严重者需安装起博器。对于重度心动过缓及潜在致命性心律失常者可安装起博器。
白癜风治疗时间和过程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