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体顶端
防暑降温知识
哈辆安全科年7月10日
夏季高温来袭,为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确保干部职工身心健康和暑期劳动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以下为全段干部职工朋友们分享一些防暑降温、用电常识、雷雨天气等常识,供大家参考,祝身体健康!
一、中暑及其防治
1、中暑的分类:
(1)先兆中暑:在高温下作业出现轻度头痛、头晕、大量出汗、口渴、耳鸣、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升高(不超过37.5℃)。离开高温环境,经休息,在短时间内便可恢复。
(2)轻度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同时还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体温38.5℃以上、面部潮红、皮肤灼热、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等情况。一般离开高温环境,休息数小时可以恢复。
(3)重度中暑:除具有轻度中暑症状外,在劳动中突然昏倒或痉挛,体温在40℃以上。
2、预防中暑的小技巧:
(1)及时补充水分但应少喝饮料。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因此,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
(2)口渴后不宜狂饮。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约占汗液的0.5%左右,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3)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时-15时左右,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外出,非出去不可,应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夏季衣着以浅色为好。
(4)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5)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6)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7)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8)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9)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佩戴时,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3、中暑的急救及治疗:
(1)将患者迅速移到阴凉安静的地方平卧休息。
(2)解松或脱去衣服,用冷水擦洗全身、头部及腋窝,股窝用冰袋或冰块冷敷,同时可用扇子或电风扇向患者吹风,帮助散热。
(3)及时给适量的含盐清凉饮料。
(4)服解暑药物,如:十滴水、仁丹等。
(5)也可采用民间“刮痧”疗法或新针疗法。
(6)对症处理,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吸入氧气,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7)严重的中暑病人,医院急救治疗。
4、常见的防暑药物
(1)推荐饮料“五神茶”。
菊花、金银花、甘草、麦冬、桔梗各适量,开水冲泡。(2)防暑药物。
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藿香正气水:能清暑解表。适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腹痛、呕吐、腹泻突出者。清凉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金银花:具有祛暑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以开水泡代茶饮。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荷叶:适宜中暑所致的心烦胸闷、头昏头痛者,有高血压患者尤宜。
二、电气安全常识
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接触到不同电位时,由于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电压)的作用,就会在人体内形成电流。电流通过人体时就叫触电。人触电时,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两种类型:
(1)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外部组织造成的局部伤害,包括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伤害。
(2)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造成人体内部组织、器官损坏,乃至死亡。电击致命电流很小,一般不在人体表面留下明显的伤痕。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
2、电击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与以下因素有关
(1)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电流越大伤害程度越严重。
(2)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通电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心室颤动,电击的危险性越大。
(3)通电途径。电流通过人体任一途径都可能使人死亡。通过心脏的电流越多,电击致命的危险性越大。
(4)电流种类。直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较工频电流轻。25-赫的交流电,包括工频(50赫)交流电在内,对人体的伤害最为严重。
(5)人体状况。电击对于心脏病患者、内分泌失常者、肺病、神经病人等最为危险。另外,出汗多、酒醉、疲劳过度等往往也可促成不幸事故的发生。
3、防止触电的措施:
技术措施:
(1)绝缘。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避免因带电体与其它
带电体或人体等接触而发生短路、触电等事故。
(2)屏护。当电气设备不便于绝缘或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时,应采取屏护措施,以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
(3)间距。间距就是保证电的安全距离。
(4)接地和接零。接地和接零主要用作电气设备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的安全措施。
(5)安全电压。在一些触电危险性较大的场所使用移动的或手持的电气设备(如行灯、电钻等)时,为预防人身触电事故,可用安全低电压作电源。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42、36、24、12、6伏为安全电压。
(6)采用熔断器、断路器、漏电开关等,以便在电力网和电气设备在短路、超过允许极限的过载,漏电时能自动分断电流回路或迅速切断电源。
组织措施: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应根据不同工种,建立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应根据环境特点,建立相适应的电气设备安装规程和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规程;坚持维护检修制度,对于开关设备、临时设备、临时线路等比较容易发生事故的电气设备,应建立专人管理的责任制。
(2)安全检查。电气安全检查要经常进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安全教育。新工人要接受段、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一般职工应懂得电气和安全用电的一般知识;使用电气设备的一般生产工人除懂得一般知识外,还应懂得有关安全规程,非电工人员不得进行电气修理。
4、触电急救:
人触电后不一定立即死亡,往往呈“假死”状态,如现场抢救及时、方法正确,呈“假死”状态的人就可以获救。有统计资料表明,触电1分钟开始救治者,90%有良好效果;触电12分钟开始救治者,救活的可能性很小。
触电急救的一般步骤是: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对病救治。若触电人神志清醒,或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让其安静休息,不要起动,严密观察并请医生前来诊治;若触电人已无知觉、无呼吸,但心脏有跳动,应进行口对口呼吸法抢救;若触电人心跳和呼吸均已停止,则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交替循环抢救。抢救工作必须耐心持继地进行,医院途中也不能停止,直至医生宣布可以停止为止。抢救过程不要轻易注射强心针。
三、防雷电安全知识
雷电应属于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不加以控制和预防,它同样算是一种自然灾害,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虽然它属无法抗拒的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危害和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加强预防和控制也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在夏季雷雨季节前加强学习雷电相关安全知识,以便做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
1、雷电的产生
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经过运动,带上相同电荷的质量较重的物质会到达云层的下部(一般为负电荷),带上相同电荷的质量较轻的物质会到达云层的上部(一般为正电荷)。这样,同性电荷的汇集就形成了一些带电中心,当异性带电中心之间的空气被其强大的电场击穿时,就形成“云间放电”(闪电)。带负电荷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回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这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
2、雷电发生时如何注意人身安全
当雷电发生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家电设备,如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电话机等,室外天线和电源线要接地良好,空调器、电冰箱、抽油烟机也要停止使用,以防感应雷和雷电波的侵害。房屋门窗要关闭好,有条件的家庭,门窗可安装金属网罩并接地良好,以防球形闪电入室。如果人在户外,雷雨时应及时进入有避雷设施的场所,不要在孤立的电杆、房檐、大树、烟囱下躲避。当雷电距离很近时,不要撑开带铁杆的雨伞,头顶上方要避开金属物,不要使用手机,避免直击雷的袭击。在水田劳动或者在河里游泳,应立即离开水中,以防雷电通过水的传导而遭雷击。在雷雨中,若感到头、颈、身体有麻木的感觉,这是即将遭受雷击的先兆,应立即躺下。万一遇到被雷电击昏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外部心脏挤压按摩,医院抢救。
3.个人防雷电十大秘诀
(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它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它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鱼杆、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
(10)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南宁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手术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