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卫生复制ID?:ziboweisheng
搭建沟通桥梁,传递卫生资讯,播报行业信息,聆听您的声音,我们与您一路同行。_?请复制上面 有道是:大医精诚。“精”于专业,“诚”于品德。“精”就是要求医者博学至精,切不可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而重中之重则为“诚”,诚心救人是医者根本的为医之道,是为医者恪守一生的誓言。“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术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信奉生命至上,对生命充满敬畏,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医院心内一科主任赵玉军就是这样一位仁术精诚,热爱生命的好医生。打铁自身硬 民谚云:打铁还须自身硬。意思是说,打铁须把原材料放在铁砧上反复敲打,直至成型,所以铁砧的硬度要大于原材料。比喻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自身有实力。 赵玉军毕业于潍坊医学院,从事心内科已有20多年的临床经验。临床工作不但繁忙,而且每天还面临着知识的更新。除了每日都到病区,每周都有数十台介入手术,尤其是手术当天,大都从早8点一直忙碌到夜间11点,特殊情况下还要加班至次日凌晨,但他仍然十分重视自己和全体科室人员的业务学习钻研。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选择从医,就要“活到老,学到老”。 自从医以来,医院、医院、医院等,系统学习冠心病介入诊疗及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技术。他见证并参与了医院心内科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为之贡献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年,他被公派到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专项学习冠心病介入手术。这所大学已有近年的历史,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他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抓紧分分秒秒的时间、如饥似渴地向国际著名的医学教授学习并与之同台手术,有时工作至深夜。这次出国进修,使他见识大增,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那是去年的一个深夜,赵玉军接到了值班医生的电话,一个42岁的男性患者,病情十分危急,让他速去会诊。他当即赶往急诊科,确定患者乃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反复心室颤动。若不立即开通冠脉,就意味着患者生命的瞬间终结。生命攸关,不能有丝毫的犹豫!他在征得家属同意后,迅速开通了绿色通道。从接诊以后的30分钟内,他便成功地开通了患者堵塞的冠脉,尽管手术中经历了两次室颤,但他都凭着自己高超的医术,化险为夷。 看着患者逐渐平稳的心电监护,赵玉军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当他脱下满是汗水的铅衣,走出手术室时,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 事后,患者的爱人说:“要不是碰上赵主任这样精诚的仁医,俺丈夫就是再有一条命也丢了。”真诚不可抗拒 毋庸讳言,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物质社会里,在接连不断地医闹中,前线医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原本一颗斗志昂扬的报国心会因残酷的现实被笼罩在越来越重的阴霾里。 生于年,在农村长大的赵玉军,他从选择了这一职业的那一天起,就暗自抱定了一个信念:前路之艰辛,责任之重大,世界与我,互相而已,我给予世界微笑,定能换来温暖拥抱。我会用青春、热血诉说一个亘古不变的箴言:奉献的天空是美的,真诚的力量不可抗拒。 那是年的除夕,心内科接收了一名年届80岁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既往有脑梗死病史,伴言语及肢体运动障碍等后遗症,还有长期的高血压史。急诊入住市一院后,曾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 对于如此严重的老年患者,谁接手都会捏着一把汗。大家都清楚,医院条件和抢救水平,死亡率非常大。 赵玉军第一时间查看患者病情。然后,他一边针对患者的危急情况作出处置,一边与患者亲属沟通病情。他非常明确的提议:急诊介入治疗,是目前可以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有效治疗途径。但问题是,因当时患者起病急,未来得及交住院押金。一旦患者在术前、术中出现不测,将会产生数万元的医疗欠费。 怎么办?赵玉军大手一挥,“生命至上!”他在与患者交代了病情及预后的同时,又及时联系了导管室及手术助手,积极准备了主动脉球囊反搏仪(IABP)及相关设备。手术如期进行。在对患者植入IABP后,其生命体征逐渐趋向好转,然后有条不紊地进行介入治疗,将堵塞的冠脉开通。经过半个月的精心治疗后,患者终于好转出院了。 事后,有人责怪他太冒险,说:“假如患者死在手术台上,家属不认账,或者闹起来怎么办?”他却郑重其事地说:“作为一名医生,患者的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真诚的力量是永远无法抗拒的!”赵玉军挺身救路人 美丽的博山山城,孝妇河穿城而过,城西南隅雄踞着4A级原山国家森林公园。每天清晨,河岸垂柳下,蜿蜒山道中,到处是锻炼身体的老少男女。 7月18日,晨曦揭开了笼罩万物的薄纱。赵玉军像往常一样,迈着轻捷的步伐,走在从原山返回城区的山路上。突然,他发现在电视转播塔附近拐弯处的一排联椅上,一位老年妇女面色苍黄,手捂胸口,无力地瘫倒在一中中年妇女身上。而那位中年妇女一脸惊慌,她一边摇晃,一边大声询 问:“怎么了?你怎么了?” 刚走出两步,赵玉军心头涌上一种不详的感觉:不好!这位老年妇女怕是心肌梗死。这可是一中死亡率极高的突发性疾病呀!想到这,他立即返回,上前制止那位中年妇女说:“请不要慌!”然后又问道:“她是怎么了?” 中年妇女回答说,她们刚从山下走到这儿,这位老年妇女便说心口疼痛,一下子就歪坐在联椅上了。 凭着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他断定患者必是心脏骤停无疑。生死攸关,刻不容缓。他当即示意那位中年妇女帮忙,将患者扶起,然后让其平躺地下施救。但那位中年妇女早已吓得手足无措,望着满是泥沙的路面,迟疑地看着赵玉军,似乎在说:你是干什么的?这,能行吗? 时间就是生命!浪费一秒钟就可能让一条生命瞬间逝去。只见赵玉军迅速将T恤衫脱下来,麻利的铺在地上,上前抱起患者,轻轻的让其仰卧于地,然后双腿跪于患者一侧,开始熟练的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促其心肺尽快复苏。 一下、两下、三下…… 他知道,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最佳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分钟。“我一定要把病人救活!”他一边不停的按压,一边观察者患者的面部表情。 路上的人越聚越多。 “医院的大夫。”有人认出了赵玉军。 “太好了!这个老人有救了。”大家在小声议论着。 有人认识自己?这下子好办了。赵玉军两眼快速扫视了周围一下,冷静的指挥说:“谁有手机?赶快拨打急救中心,请求前来救援!” 几个人同时取出了手机…… 大约过了三分钟左右,患者慢慢睁开了双眼。 “睁眼了,睁眼了。” “好了,没事了。” “多亏碰上了这位大夫,不然……” “可不,没有这位大夫及时抢救,两条命也没了。” 周围的人纷纷议论着。 那位中年妇女这才缓过神来,跪在患者一旁,拉着患者的手,哭着说:“你可把俺吓死了,大姐!要不是碰上这位好心大夫……” 患者眨巴着眼睛,似乎还没弄清刚才发生了什么事。赵玉军没有起身,依然跪在那里,他知道不能掉以轻心,患者还没有完全脱离危险。于是他劝阻那位中年妇女松开患者的手,不要和患者说话,让其尽量保持平躺安静,千万别情绪激动。 赶到了。赵玉军与接诊医护人员进行了简单交接,然后陪同患者前往急救中心进行必要的救治。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又接其到自己所在的心内科进行康复治疗。 待一切安排就绪,已经快中午了,他突然觉得身上黏糊糊的,肚子一个劲的咕咕叫,这才想起,那件沾满了泥沙的T恤衫经过小半天汗水的浸泡,脏兮兮黏糊糊的一直没来得及换,连早饭也没有顾上吃呢! 事后,患者的子女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医院送去了锦旗。媒体记者闻讯对其采访,赵玉军主任却连忙摆手,说:“采访啥呀?这么件小事!救死扶伤,是每一位医生的职责。谁碰上都会出手相助的。”随后是极憨厚的一笑。(供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