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干货丨无痛性心梗危害大,这几类人尤其要警

急性心肌梗死大多数有明显的胸骨后剧烈持续性疼痛或心前区压榨窒息样疼痛,在此基础上,结合心电图的变化及心肌酶谱变化,比较容易诊断。然而,部分患者从起病,甚至整个病程中都无胸痛发生,而是以其他系统症状为首发,甚至无任何症状,被称为不典型心梗。

表现为咽痛的无痛性心梗一例

患者,男性,54岁,因咽痛10小时入院。自述夜间因闻烟味后感觉咽痛,无咳嗽、头痛、头晕、发热,亦无恶心、胸痛、胸闷、腹痛及其他不适。

既往体健,否认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饮酒、吸烟史,现已戒烟。

查体:咽稍红,扁桃体不大。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部及神经系统未发现阳性体征。询问病史,患者否认以前有类似症状发作。

行心电图检查,显示V1~V5导联ST段弓背抬高,考虑急性心肌梗死。急查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U/L,肌酸激酶同工酶30U/L,肌钙蛋白T水平4.3ng/ml,显著高于正常值。

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给予溶栓抗凝、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等内科常规保守治疗,3周后痊愈出院。

无痛性心梗常见的首发症状

无痛性心梗首发症状多见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心力衰竭:以心衰为主要表现的无痛性心梗在老年患者中多见,主要表现为突发性胸闷、憋气、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肺部啰音、肺部感染等。

②胃肠道症状:可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呃逆、消化不良等,特别是下后壁梗死,疼痛发生在上腹部,易与消化道疾病混淆。呃逆常见于疾病严重者,且很顽固,少数可有消化道出血或肠麻痹,甚至在查体时可有上腹部压痛及肌紧张。这类患者多伴有窦性心动过缓或其他缓慢型心律失常。

③低血压或休克:以休克为首发症状时,多是由于大面积心梗或乳头肌、心室壁、室间隔穿孔破裂所致。由于心排血量过低引起脑缺血,患者常感到虚弱、大汗、虚脱或一过性意识丧失。

④脑部症状:可能会并发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有大脑局灶性障碍、大脑供血不足,以致意识障碍。

⑤精神症状:包括晕厥、恐惧、紧张、躁狂、精神病等,多见于老年患者,多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引起。

⑥外周血管栓塞:外周血管栓塞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使医生考虑心脏粘液瘤的诊断,但也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一个信号。患者突然感到下肢变冷、湿润,出现肢端无脉是心梗的另一个线索。

⑦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早搏比较多见,还可出现房性心律失常及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60岁以上患者多见。

⑧异位疼痛:异位疼痛表现为上腹痛、牙痛、颈部痛、肩臂痛、上颌痛,罕见部位包括头部或大腿内侧疼痛。

⑨完全无症状:此类患者自始至终无任何症状,仅有心电图疑似心梗图形,而无心肌酶学改变。

这几类人更应警惕无痛性心梗

无痛性心梗患者在发病前常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心悸、心慌、血压下降或牙痛、腹痛等症状,但不会出现明显的心绞痛或心前区疼痛。由于无痛性心梗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其危害性也更大。那么,哪些人群应警惕无痛性心梗的发作呢?

1.对疼痛不敏感的人

此类人群多见于意志坚强的人或是青壮年男性,这类人从不把小的疼痛放在心上,很容易对无痛性心梗的前兆视而不见。

2.老年人

随着全身器官的老化,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也会变差。加之老年人的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所下降,因此很容易忽视无痛性心梗的前兆。

3.情绪易波动的人

情绪易波动的人是无痛性心梗的高发人群,这类人由于情绪的波动大,很容易忽略无痛性心梗的前兆。

4.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时

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其全身动脉大都有病变,并且常常累及冠状动脉的主干或大的分支,这两类患者极易出现心肌缺血症状,易引起无痛性心梗。

另外,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功能受损等情况,因此,这类人对疼痛的敏感性极差,容易忽略无痛性心梗的前兆。

参考文献1.郝荣静.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观察.中国社区医师.,30(36):42-43.2.程启明.以咽痛为唯一症状的无痛性心梗1例报告.山东医药.,49(1):75.3.沈娜.这四类人应警惕无痛性心梗的发作.求医问药.,(2):42.4.石玉.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14(10):23.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zlyy/141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