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链接,更多干货尽在「广东力特」
广东力特微课栏目简介:
我们致力于经验和知识的传播分享。每月推出新课程,以新能源、吊运、质安等专业培训和职业素养培训为主。
学习时间灵活自主,学习者可随时随地地学习课程。
培训效率更高,能使学习者短时间内掌握知识点或技能点。
内容实用,课程内容结合实际,真实具体指导性强。
互动反馈,每期课程最后均会有题目问答或意见反馈投票。
力特微课培训伴你同行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能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最基本和不可代替的能源。“电”日益影响着工业的自动化和社会的现代化。然而,当电能失去控制时,就会引发各类电气事故,其中对人体的伤害即触电事故最为常见,亦被列为是建筑施工中的“五大伤害”之一。
1触电的分类
根据伤害后果的不同和电能施加于人体方式的不同,触电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1)电击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直接造成对内部组织的伤害。其特点包括有:
①主要伤害部位在心、肺、中枢神经等重要部位;
②数十毫安的工频电流即可使人造成致命的伤害;
③电击伤害一般不在人体表面留下明显的伤痕;
④电击是全身伤害。
2)电伤
电伤是指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造成对人体表面的局部伤害。其特点包括有:
①造成电伤的电流比较大;
②会在机体表面留下明显的痕迹;
③伤害属局部伤害,可能深入体内。
2影响伤害程度的因素分析
科学研究证明:当电流通过人体内部时,其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人体电阻、电流种类及人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而各因素之间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1)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生理反应越明显,人体感觉越强烈,致命的危险性就越大。根据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不同,人体呈现不同的反应状态,将触电电流分成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室颤电流三级。
概念解释:感知电流:引起人体感觉的最小电流
感知阈值:感知电流的最小值
摆脱电流: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摆脱阈值:摆脱电流的最小值
室颤电流:通过人体引起心室颤抖的电流
2)伤害程度与通电时间的关系
通电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心室颤动,电击危险性也越大。心室颤动电流(死亡电流)经验公式:
当t≥1s时:I=50(mA)
当t<1s时:I=50/t(mA)
3)伤害程度与电流种类的关系
不同种类电流对人体伤害的构成不同,危险程度也不同,但各种电流对人提都有致命危险。就电击而言,工频电流(我国工业用电,通用50Hz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大于直流电流和高频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4)伤害程度与电流途径的关系
电流作用于人体,没有绝对安全的途径。
①电流通过中枢神经或有关部位,促使心脏停止跳动,中断血液循环,导致死亡。
②电流通过中枢神经或有关部位,会引起中枢神经严重失调而导致死亡。
③电流通过脊髓,可导致半截肢瘫痪。
5)伤害程度与人体状况的关系
人体条件的不同,不同的人对电流的敏感程度,以及不同的人在遭受同样电流的电击时其危险程度都不完全相同。
①女性危险性大于男性,女性感知电流和摆脱电流约比男性低1/3。
②儿童的危险性大于成人。
③体弱多病者的危险性大于较健壮者。
④体重小者的危险性大于体重较大者。
3触电的季节性
一年中,春冬两季触电事故较少,夏秋两季特别是6月至9月触电事故特别多。其主要原因是气候炎热,多雷雨,空气中湿度大,这些因素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也因炎热多汗,皮肤接触电阻变小,衣着单薄,身体暴露部分较多,大大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一旦发生触电时,便有较大强度的电源通过人体,产生严重后果。
4触电急救
心肺复苏法术(CPR)
1)判断
判断伤者有无意识
触摸颈动脉,听呼吸音
2)呼救
3)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手法:掌根着力,双手紧扣,重叠上翘
按压部位:胸骨下1/3交界处,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按压姿势:双臂伸直,垂直向下,以髋关节为支点
按压频率:≥次/min
压通比例:30先:2后(先按压30次,后人工呼吸吹气2次)
按压连贯:减少按压中断≤10s
按压周期:在30次内,保持双手位置固定不移位。
4)口对口人工呼吸
吹起压力:防止漏气、捏闭鼻孔
吹起力量:适力吹入,避免过度通气
吹气时间:持续1s
吹气有效:胸廓起伏
吹气频率:每6-8s进行1次呼吸
终止复苏的指标
复苏成功:自主呼吸及心跳已恢复良好
复苏失败:自主呼吸及心跳一直未恢复,脑干反射全部消失,心肺复苏操作已达30min以上
特殊情况:溺水、触电、新生儿抢救时间延长1-2小时
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