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检验临床面对面仪器提示感染红细胞

前言:说起疟原虫,很多同事工作了一辈子都没有亲眼在显微镜下看见过,只是在一些教学图片中看到,或者是某些病例的分享中才会看到,所以一旦看到了,我们要学会分析和总结,大家还记得在今年的三月份,我写过一篇《刨根问底寻疟疾》的文章吗,里面详细叙述了发现的过程。然而作为检验的一员,我觉得学会从特殊的案例中发现不同之处,比如说检验数据,仪器的提示,镜下的特点以及散点图的异常等,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避免漏诊,是作为检验技术人员应该做的事情。现在科技那么发达,仪器那么先进,也为临床诊断立下了汗马功劳。我把以前这个病历调出来仔细翻看,把血常规的结果以及仪器的散点图和仪器的提示调出来,发现了很多对检验具有诊断价值的东西。

案例经过:患者,邱某某,男,因解黑便3天,伴恶心,呕吐咖啡样物半天而收住入院。入院后头晕、全身乏力、口干、心悸。查BP/90mmHg,随机指尖血糖15mmol/L。心电图:心房纤颤bpm,频发室性早搏。考虑患者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失血性贫血,且同时有高血压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色素59g/L,柏油样大便,大便隐血式验阳性,符合消化道出血指征,考虑输血。并在输血后的第19天、第21天、第23天凌晨2点左右均出现寒战、高热,高达40.2℃(间日发作),经静滴地塞米松,出汗退烧。

图一输血前的血常规

图二输血第二天的血常规和散点图

图三输血后第十九天的血常规和散点图

图四输血后第二十三天的血常规和散点图

图五输血后第二十三天异常散点图的清晰显示

图六

图七

图八疟原虫图片

心得体会:

1、输血第19天后,仪器(迈瑞BC-)提示“感染红细胞,贫血”,我们的同事当时未检出疟原虫,同时仪器上散点图DIFF(图三)看到白细胞群中性粒细胞群右下方有一大群散在向右淡蓝色的散点图,这在正常人群中是没有的。输血第23天后,仪器继续提示“感染红细胞,贫血”,仪器上散点图DIFF(图五)看到白细胞群中性粒细胞群右下方有一团显示红色的异常散点图,当时是以血色素低,血小板低(Hb66g/L,血小板63×10^9/L)符合血常规复检规则,镜下涂片意外发现疟原虫(图八)。经区疾控中心确诊为卵形疟。如果我们当时能结合仪器的散点图和仪器的提示,或许会更早的发现疟原虫。后来咨询迈瑞工程师,研究结果显示,迈瑞BC-对裂殖体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99.6%及敏感性88.2%,对滋养体检测略差[1],提示“感染红细胞”并不一定是感染疟原虫,有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图六),一些陈旧的血液(质控品)图七以及细胞的裸核及细胞碎片增多仪器也很有可能会提示“感染红细胞”,但通过仔细的分析对比,其散点图的位置明显不同,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异常的散点图以及仪器的提示,可以更加快速的查找疟原虫。

2、该案例中嗜酸性粒细胞是正常偏低的,这与很多学者分享的案例说疟原虫会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似乎有所不同。

3、从上面的血常规检查结果看出疟原虫感染后血小板是减低,由于该病人本来就属于贫血病人,所以血色素看不出明显的降低现象。

参考文献

[1]钱程.一个离群点引发的思考—迈瑞血细胞分析仪疟原虫感染检测研究进展.临床检验杂志[j]..1(1):59-63.

检验视界网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
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zlyy/11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