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健康不要小瞧这个小东西,能救很多人的

提示:点医院一键   最早由美国医生Mirowski设计的埋藏式自动除颤器,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领域。体内自动除颤器可以识别危及生命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并对其作出有效的反应,在心律失常后发生的10~20秒内释放除颤电击,其除颤成功率几乎%,有效防止心脏性猝死的发生。根据我院研究,对一百多例植入ICD的患者跟踪随访,在两年中约半数患者接受了ICD放电治疗,充分证实了植入ICD的必要性及其治疗效果。

ICD植入后起什么作用

1、对室速和室颤的识别

预先在ICD设置室速和室颤的识别频率,当心动过速频率超过室速识别频率(例如次/分),则被ICD判断为室速。当心动过速或室颤频率超过室颤的识别频率(例如次/分),则被ICD判断为室颤而决定进行治疗。

2、抗心动过速起搏功能

当患者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时,则被ICD识别,然后ICD会按事先设定好的程序发放一定规则的电刺激,可使心动过速终止,多此刺激仍不终止,ICD最终会发放除颤电击来终止过长的心动过速。

3、电击除颤功能

当患者出现快速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时,则被ICD识别,然后ICD会按事先设定好的程序发放一定强度的除颤电击能量,可使室或室颤速终止,可多次除颤直到室颤转复。

4、心动过缓心脏起搏功能

部分植入ICD的患者在除颤后,心跳缓慢需要快速心脏起搏以尽快恢复正常的血流动力学。此外一部分患者合并窦房结或房室传导功能障碍,同时需要心脏起搏治疗。目前的ICD均具有心动过缓心脏起搏功能,可以是简单的心室起搏,也可以是生理性的双心腔起搏,起搏频率及电压等参数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程控仪来调整。

5、ICD的诊断功能

所有ICD都能识别患者自身心律,这是最基本的诊断功能。此外ICD还能进行更为复杂的诊断,如是否有房颤、心功能状态等。

哪些人需要植入ICD

最早的适应证要求有过至少两次心脏骤停发作。随着ICD的有用性越来越得到证实,适应证不断增加。

目前国内外一致的观点是,下列四类患者应植入ICD:

①有过心脏骤停的患者;

②在心脏病基础上有过超过30秒的室性心动过速者;

③心梗后或心脏病合并心衰者;

④有心脏病出现不明原因晕厥或有短阵室速经电生理检查诱发出室速者。

  如果能为这些患者提前安装ICD,一旦心脏骤停发生,数秒钟之内,除颤器就可以把患者救过来。

来源:健康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觉得好,点zan哦









































口碑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zlyy/10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