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19:30,“健康攀枝花”第六期开播。医院急诊科主任、攀枝花市急诊急救质控中心主任、四川省急诊医师协会委员吕文杰,就“心脏复苏术”进行讲解,并接听听众热线,回答听众的问题。
热线文字稿精华部分
主持人:收音机前的各位听众朋友、攀枝花手机台4G直播和水滴直播的观众朋友,大家晚上好。欢迎收听《健康攀枝花》栏目。我是主持人李可。本期节目,我们为您医院急诊科主任、攀枝花市急诊急救质控中心主任、四川省急诊医师协会委员吕文杰,为大家带来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术”。吕主任您好,和听众朋友、还有观众朋友打个招呼吧。
吕主任:听众朋友、观众朋友大家好。医院急诊科主任吕文杰。
主持人:“心肺复苏术”是一种急救技术,很多听众朋友也许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了解。但遇到了一些突发情况,很多人肯定会想到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对吧。但是各位听众朋友真的会打吗?
案例:丈夫就在眼前倒地,脸色发紫,人事不醒……家住武汉百步亭的彭先生妻子国庆期间在家中遭遇了这惊魂一幕。先听听彭先生的妻子当时如何拨打的。(错误示范1)
吕主任,这种拨打的方式对啊?
吕主任:这种信息是无用的。首先拨打时,地址、简要病情、病人相关信息是最重要的。在危急关头,慌张、恐惧在所难免,但应尽量保持镇静,讲话清晰、简练,以确保接线员能听清你在说什么。
主持人:好,我们再来听一下这段。(错误示范2)
吕主任:这种拨打的方式也是不恰当的。“我在XX大街XX小区,我这里有病人,快点派车过来!”这种表述最让接线员头疼。不少人想当然地以为,司机对各个地点都很熟悉,稍多询问还不高兴,"你问那么多干啥,赶紧派车过来就行了!”这是接线员常听到的抱怨。其实,简要描述病情:告知病人最典型的发病表现,既往病史以及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家属做一些早期指导,对疾病的早期抢救非常重要。疾病是非常复杂的,比如说肚子痛,可能是急性胃穿孔,胆囊炎,急性胃肠炎等等所导致,也可能是心脏病发病前兆,后者则需要紧急处理,否则就有生命危险,而前者就相对安全。
主持人:看吧,拨打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那么吕主任,麻烦您再判断一下,这样对吗?音频:正确示范
吕主任:嗯,这样叙述的话就相对正确了。如果是公共场合,比如说,这里有人晕倒或这里发生车祸等等,这种急救电话主要存在地址表述不清、有些人做好事,帮忙打完电话人就一走了之,打电话的人不在现场的问题,甚至电话关机了,造成救护车到了现场不能准确找到病人。我们建议,碰上车祸等事故时,应留守到急救人员来了之后再离开,一方面指引尽早找到事发地,另一方面随时向急救人员简要描述病人状况,特别提醒,请你稍等一下,配合一下,我们救护车是3分钟之内出诊,而且速度也是非常快,我们很快到达后,你才离开。
主持人:如果是在家里突发疾病该怎样表述呢?
吕主任:如果是在家中,要能够正确表述 主持人:是的,一定要详细,让急救车能够最快时间找到你。吕主任,是不是把这些信息说完就可以挂电话了啊?
吕主任:不是的,要等待先挂电话,请耐心等待,保持电话通畅,路上有可能堵车,调动离你最近的救护车出诊,有些人一心急,报完地址后就匆匆挂了电话,电话可能没放好,造成我们电话打不进去。务必等询问完相关信息,挂完电话后你再挂机。最重要的是,要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准确无误地告知接线员。除了家里的座机之外,手机号也应告知。通知亲友帮忙一起搬病人,尤其高楼层。
主持人:说到这里,想必您已经知道怎么拨打了吧。是不是正确的打完急救电话就安安静静等着就行了呢?其实不然,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比如摔伤等,非专业人员不要自行挪动病人以免二次受伤。但是如果病人已经出现了心跳呼吸骤停,您就需要用到急救技术“心肺复苏”。吕主任,什么是心肺复苏呢?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吕主任:心肺复苏就是针对骤停的心跳、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主持人:为什么说这是一种救命技术呢?
吕主任: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危险情况,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全身组织器官尤其心、脑的不可逆损害而导致死亡。而现代心肺复苏技术确立以来,已经挽救了无数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命。根据统计,4分钟内,50%的人被救活;4~6分钟,存活率为10%;6分钟后,存活率仅4%;10分钟以上,几乎没有成功的希望。
主持人:短短几分钟就能关乎性命,确实非常重要。
吕主任:是的,心肺复苏是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长达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最为推崇也是普及最为广泛的急救技术。可以说,上至总统元帅,下至黎民百姓都在倡导并身体力行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急救措施。心跳呼吸骤停往往是突发事件,大部分发生在院外,能否立即正确地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环节。如果现场的第一目击人能够给与心肺复苏,就会大大增加患者的生存率。
主持人:可是怎么来判断对方是心跳呼吸骤停需要急救了呢?不能说一看别人晕倒了,我就去急救吧。
吕主任:心搏骤停的典型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面色苍白、呼吸停止、脉搏消失、心音消失,双侧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全身松软等。
主持人:这个表现还是很明显的,突然间呼吸也没了,心跳也没了!这之后的几分钟就显得很关键了。患者能不能生存,就要看现场周围人员的心肺复苏得训练程度了。
吕主任:是的,患者生存率的高低取决于公众的CPR训练程度,以及在特定场合是否合理安排有除颤器。例如:年北京奥运会的AED运用,成功挽救南非一名教练员。大部分(80~90%)成人突发非创伤性心搏骤停的最初心律失常为心室颤动,而心室颤动是冠心病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早期除颤器除颤非常重要,在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再次给与强调。
主持人:这个除颤器感觉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还有点危险,所以各位还是好好学学心肺复苏术吧。节目开始时,我们说到的武汉彭先生,他的妻子在拨打急救电话之后,接线员在了解情况之后就开始通过电话教授她心肺复苏。
案例:整整26分钟,电话陪伴着妻子。直到急救人员来,接手按压。随后,彭先生被医院后湖院区,心跳已停近一小时,被诊断为心肌梗死,紧急抢救打通闭塞血管,3天后才脱离了生命危险。医院外的心跳骤停,停跳时间长达近1个小时,能被救过来的几率不到1%! 彭先生妻子非常了不起,在害怕无措时没有忘记抢救,为丈夫赢得了最宝贵的抢救时间。
接下来,就请吕老师给大家传授一下"心肺复苏"吧。
吕主任:急救要点(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1.任何急救开始的同时,均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2.抢救前,施救者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确定病人呼吸、脉搏确实停止,然后再施行救助。(如何判断:1看2听3摸)
3.施救者先使病人仰面平卧于坚实的平面上,然后自己的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于病人肩与腰之间的一侧。
4.人工呼吸方法:
开放气道:
1)首先检查口腔内有无分泌物和异物以及活动性义齿,如有分泌物立即清理口腔,将其头偏向一侧,用手指探入口腔,清除分泌物及异物,将假牙取出。
2)然后仰头抬颏,使头部后仰,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连线与地面垂直。
3)动作轻柔,防止颈部过度伸展,防止压迫气道。
方法:
一手捏住病人鼻翼两侧,另一手食指与中指抬起患者下颌,深吸一口气,用口对准病人的口吹入,吹气停止后放松鼻孔,让病人从鼻孔呼气。依此反复进行。成人病人每分钟14~16次,儿童每分钟20次。最初的6~7次吹气可快一些,以后转为正常速度。同时要注意观察病人的胸部,操作正确应能看到胸部有起伏,并感到有气流逸出。
5.胸外心脏按压:(部位、频率、深度)
让病人的头、胸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最好躺在坚硬的地面上。抢救者左手掌根部放在病人的胸骨中下半部,胸骨中线中下1/3交界处(两乳连线与胸骨交叉处)。右手掌重叠放在左手背上。
手臂伸直,利用身体部分重量垂直下压胸骨5~6厘米(儿童3厘米,婴儿2厘米),然后放松。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病人胸腔。
挤压要平稳、有规则、不间断,也不能冲击猛压。下压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频率为成人每分钟~次。
6.按压与呼吸的比率:30:2,既按压30次,吹气2次。
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请北京中科白瘕风级别白癜风早期有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