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列车常用紧急救护知识及应急处理
一、高热
(一)概述
体温就是人体的温度。一定的温度在体内进行正常代谢活动,维持体温所需要的热量,人体进行新陈代谢,不断产生热量,同时人体又不断地把热量散发到周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就会升高;散热增多,而产热减少,体温就会降低。正常的体温就是靠神经系统调节作用,使产热和散热这两个过程达到平衡而实现。因此,在健康状态下如果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的体温一般是比较稳定,保持在36℃一37℃。
如果体温高出正常水平称为发热,发热就代表病。
如体温在37℃一38℃,称低热。
如体温在38℃一39℃,称中度热。
如体温在39℃以上称高热。
(二)症状
在高热时病人脉搏加速、呼吸次数增加、口唇下燥、舌有厚苔、胃口不好、尿少而色深,不安、全身无力软弱、头痛,偶有说胡话和惊厥(抽痉多见小孩),身体消痪,如果因细菌感染引起疾病、发高烧时,病人有严重头痛、昏迷、血压下降、四肢寒冷、心音减弱,紫红等。
(三)治疗
对高热病人,应尽快找出高热原因进行治疗。首先应降温,多饮水。
l.药物降温
多采用解热镇痛药,口服或肌注,如:复方阿司匹林,使用解热镇痛药物之后能抑制过度兴奋,产热中枢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使散热增加降低体温。
2.物理降温
一般采用温水、冰块或常用酒精等低温液体,通过物理方式达到散热降低体温。
(1)酒精:一般用20c/c-30c/c液体擦颈部、腋下、前胸及腹股沟处。
(2)温水浴:一般用32℃一36℃温水给病人擦浴,达到降温目的。
(3)冰袋降温:这种降温方法效果较好,应经常更换冰块。
如有惊厥或烦躁不安时可给镇静剂,如安定和苯巴比妥(0.1一0.2g)。
(4)针刺:合谷,曲池、大椎、少商穴位。
二、运动病
(一)概述
由于乘车、乘船、飞机颠簸使内耳前庭过度受到刺激,引起植物神经紊乱称运动病。
(二)诊断
在乘车、乘船、旅途中发病,头晕乏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脱水、酸中毒和虚脱。
(三)治疗
1.抗组织胺药物如:乘晕宁、苯海拉明片、异丙嗪。
2.抗副交感神经药物:阿托品、普鲁苯辛,每次1片。镇静药如:安定、利眠宁、苯巴比妥药。
3.针灸:人中、风池、足三里、百合穴位等。
三、中暑
(一)概述
中暑是夏季常见病之一,致病的主要因家是由于夏日高温热辐射而造成的。
人在温度高、热辐射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下进行体力劳动时容易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或因大量出汗、体内钠盐丢失过多引起中暑。
(二)症状
头痛、头晕、恶心、大量出汗、体温升高,严重者可昏倒或痉挛等。
(三)治疗
1.如发现上述症状时,立即将病人抬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安静休息,用凉水族身或头、颈,腋下部放冰袋,对神智不清者,应督促多饮含盐的清凉饮料,必要时可针刺人中、合谷、曲池等穴位,医院治疗。
2.药物。十滴水、仁丹、清凉油等。
四、烫伤
(一).概述
烫伤是热水、热气、热油、热铁、火焰、电、光、强酸或强碱损伤皮肤。
烫伤面积的大小及深度:
一度:仅表皮层被毁,皮肤发红。
二度:表皮与真皮之一部分被毁,皮肤发生水泡。
三度:真皮全部被毁或累及肌肉或骨骼。
一度烫伤皮肤发红是由于局部充血。
二度烫伤水泡是由于血清集聚表皮与真皮之间所致。
三度烫伤全层皮肤与皮下组织坏死,感觉神经未被损坏,疼痛反而稍轻。
(二)治疗
1.止痛。
2.预防感染:如果有小水泡,当时不要刺破,大水泡可用注射器在低位处吸出液体,用消毒纱布吸干,保持局部干燥,局部可涂药膏、清凉油等。
五、心绞痛、心肌梗塞
(一)概述
病人突然感到心前区胸骨后部剧烈疼痛,直至数分钟后缓解,这就是心绞痛。心肌梗塞比心绞痛严重得多,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胸痛剧烈,并常有心律失常。
心绞痛、心肌梗塞的发生主要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致使动脉管腔变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当心脏工作量增大,心肌要求有更充足的血液时,因供血不足或血管突然发生痉挛,心肌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发生缺血缺氧,就造成了心绞痛。
当较大的冠状动脉分支发生急性闭塞,使由此血管供应血液的1片心肌的营养完全断绝,严重持久的缺血造成局部心肌的坏死,就称之为心肌梗塞。由于冠状动脉分支原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故血管闭塞等常伴有血栓形成。发生闭塞的分支以在前降支为最常见,右回旋支及左回旋支其次。
(二)处理
无论是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应首先让病人安静卧下,不要随便搬动或扶走,经过病情的了解,检查后,分别予以处理。
1.心绞痛
(1)用硝酸甘油片(0.6mg)含于舌下,使其迅速为唾液而溶解吸收,l-2min地即能发挥其扩张冠状血管之作用而奏效,药效约半小时消失。如果疼痛仍未能缓解,则数十分钟后根据情况可再含1片。
(2)用亚硝酸异戊脂1支(每安瓿内含0.2ml)放人手绢中捏碎故人鼻子下闻嗅,此药发挥作用较硝酸甘油快,约10-15min即奏效,数分钟后消失。也可用中药速效救心丸等含服。
上述硝酸盐制剂除有扩张冠脉,增加冠状循环的血流外,还通过对周闹血管作用,减少心脏的血量,减少心脏负担和心肌对氧的需要;从而缓解心绞痛。
(3)酌用镇静药物,如口复苯巴比妥0.03g,或注射镇静剂。(4)针灸疗法:主穴内关,用强刺激配穴间使,足三里。
(5)观察病情。包括血压监测,建立静脉通道和使用急救药物等。
2.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在现场的处理十分重要,不少统计资料说明,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的病例中,约有2/3医院外的,其中绝大多数死于发病早期lh内,这就提示我们在现场急救的重要性,要争分夺秒救死扶伤,决不能不作任何处理,医院。
因此,当确认有心肌梗塞或怀疑发生心肌梗塞时(如以往有冠心病曾有多次心绞痛发生,此次较以往为剧,或病人自感非同寻常,有时疼痛不剧烈,症状很轻,常疑为一些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像肝炎、气管炎、胃炎、胆囊炎等,但症状始终未能缓解),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抢救处理:
(1)就地平卧或取其他适宜体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挪动与其他增加病人精神紧张的措施。
(2)在有人照顾病人的情况下,要请医务人员迅进行诊治办理,如果一时未能找到医师,可采取下述措施:
a.摸脉搏。每分钟跳动次数是否规则,有无脉搏流漏,强弱如何,依此可大致判断心脏情况。
如果脉微弱甚至不易模到,病人脸色苍白,冷汗淋漓,肢体发凉,多显示病人已处于休克,则应就地轻轻地将病人取平卧位,头略放低,足稍抬高,以增加头部血流量。
但对于肥胖患者,由于头低脚高体位,使用肌上移影响呼吸,故不取此体位,而以平卧位为宜,不宜乱搬动。
b.如果病人脉搏消失,一船情况速见恶化,则应迅速用耳朵贴在病人左胸部听取有无心跳(或用听诊器),若心音已消失,很可能出现下述3种情况:即心室纤维性颤动、心室无效的收缩和心室已经全陷入停顿,对此应立即扣击心前区数次,有时心跳可因此而恢复,如无效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术。
由于心跳骤停刹那,往往尚有短时间的呼吸,故在作胸外心脏挤压时,如有呼吸时可不必行人工呼吸,但当呼吸已停止时,则应同时配合作口对口吹气的人工呼吸。
c.如果病人经安静休息,症状无发展,脉搏跳动次数节律均在正常范围,无明显休克现象,而医务人员诊断治疗有困难,医院,但要注意抬送时要平稳。
六、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概念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细菌感染了食物而引起的一种以急性胃肠类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最常见的是沙门氏菌类造成的食物中毒。其他如葡萄球菌、嗜盐秆菌以及肉毒杆菌都可引起食物中毒。
(二)原因
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炎热的夏秋季,由于食物不易保存,细菌的生长繁殖也最旺盛,如饮食卫生搞不好,烹调技术处理不当,就会发生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类常存在于动物的肠腔内,动物的大肠、小肠、胃等内脏含菌最多,新的肉类是中毒的主要食品,细菌污染了饭、剩菜等食物,也可引起中毒。
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多是些乳酪制品、糖果糕点等,如牛奶、乳酪、甜酥蛋糕、冰激凌、冰棍以及其他糖果点心。
嗜盐菌引起食物中毒,多是些水产品,如梭子蟹、沙丁鱼、黄花鱼、墨鱼、带鱼等,内宙类如鹅肉等也可引起中毒。
肉毒杆菌引起中毒的食品,多为罐头食品,由于食品被细菌分解时产生酸和气,腐败的罐头食品,常常是膨胀的发出酸性气味。
(三)症状
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一般多在食后1~2h到1天内出现,病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呕吐使身体丢失水分和无机盐类,严重者会脱水,血压下降而引起休克。
嗜盐菌食物中毒的病人,大便带血和黏液。
肉毒杆菌中毒病势十分严重,它除了一般的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外,毒素对神经系统损害比较明显.病人感到吞咽困难,说话发育受到影响,严重者可以失语,由于视觉的损害可出现复视,病情若继续发展,吞咽呼吸道逐渐受到抑制,严重者可于l一2日内死亡,一般病程持续1-2周。
(四)急救处理
1.早期必要时可洗胃。
2.补充身体丧失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对于能饮水的病人鼓励其大量喝水,水里应加少许盐糖。不能自己饮水者,医院进行静脉输入葡萄糖和盐水。
3.对症处理,剧烈呕吐、胶痛、腹泻不止者,可用硫酸镁、阿托品注射。烦燥不安、失眠者,可用镇静剂。
4.必要时使用磺胺、抗菌素。
5.饮食,中毒早期应禁食,但禁食时间不宜过久,不要超过8一12h。
6.肉毒秆茵食物中毒多为严重,医院,给予抗肉毒血清注射以及其他处理。
(五)预防
把住病从口人关,搞好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七、急性痢疾
(一)概念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
(1)急性腹痛腹泻。
(2)大便每日几次至十几次以上,每次大便量少,混有脓血与黏液。
(3)病人常有发热。
(4)左下腹可有压痛。
(5)重症病分可有脱水及周围循环衰竭。不典型患者症状轻,仅腔泻稀便或有黏液而无明显脓血。
(6)中毒型如病急,高热甚至惊厥昏迷.周围循环衰竭,腹泻症状多不明显,有时有脓血便也不泻,严重呼吸衰竭。
(二)治疗
1.对症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必要时补液。对中毒性患者要把好三关,即:惊厥、循环衰竭与唯吸衰竭。
惊厥或烦操不安,给予镇静剂。腹痛时,巅茄类与止痛药。
2.病源治疗:
(1)磺胺类药物:ST(磺胺噻陛)、SD(磺胺嘧啶等)、SmgCD(复方新诺明)。
(2)黄连素。
(3)抗菌素、氯霉素。
八、止血法
(一)概述
出血在急救中常可遇到,大多由于外伤引起,血液由伤口流出体外称外出血,多见于四肢损伤;出血保留在体腔或组织中的称为内出血,多见于颅内、胸腔或腹腔的损伤。出血又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实质脏器的出血4种。毛细血管出血,因血管微小,出血后容易凝固而自行止血。而动脉出血,由于压力高,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出血,威胁生命,故必须立即急救止血。
(二)止血法
外出血的止血法有暂时止血法,在紧急情况下采用暂时止血法,以免失血过多而威胁生命。
1. 加压止血法
在伤口或其上盖上敷料,用压力绷带加压包扎,对一般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有效,四肢及头部出血均可使用。
2. 抬高患肢位置
可降低出血部位的压力,而使出血减少,对肢体的小动脉及静脉出血有效。
3. 指压法
沿出血血管的近侧端,压在该处的骨豁上,达到止血的目的。
(1)颜面部出血:在下颌骨角稍前1.25cm之骨凹处,可摸到跳动的。
(2)颞部出血:在耳前部,正对下颌关节,用力压迫跳动的颞动脉。
(3)颈部出血:在气管外例,摸到跳动的颈动脉,向内向下压。
(4)后头部出血:在耳后突起下面稍向外侧,摸到跳动的枕动脉用拇指压迫。
(5)腋窝:肩部出血:在锁骨上凹处向下向后摸到跳动的锁骨下动脉,拇指压迫。
(6)前臂出血:在肘窝处,摸到跳动的动脉是肱动脉末端和尺挠动脉分枝的近端,用四肢压可止血。
(7)手掌、手背的出血:在腕关节外侧摸到跳动的动脉(摸脉的地方)压迫可止手部出血。
(8)手指出血:压迫掌心止血。
(9)腿部出血:大腿根部,腹股沟中点为股动脉走行处,摸到跳动处用力压迫。
(10)脚部出血:如足前部可压迫足背动脉,足底部压迫胫后动脉,屈曲下肢。
4.屈肢法
利用关节的极度屈曲,压迫血管达到止血,如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窝、咽窝放一棉垫,使成极度屈曲,用“8”字绷带将其捆拢.
5.止血带止血法
6.其他止血法(彻底止血法)
(1)结扎血管;
(2)缝合血管;
(3)填塞法;
(4)冷冻法;
(5)电凝固法;
(6)药物止血。
回复旅客急病可查看应急处置实例
回复急病可查看客运记录式样
白癜风中医治疗白癜风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