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心房无序的颤动即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心房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加之房室结对快速心房激动的递减传导,引起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因此,房颤患者主要的病理生理特点为心室率(律)紊乱,心功能受损及心房附壁血栓的形成。
房颤的病因:
阵发性房颤可见于正常人,在情绪激动、外科手术、运动、大量饮酒时发生。持续性房颤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缩窄性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患者。
房颤的流行病学特点:
房颤在成年人中的发生率为1-2%,房颤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40-50岁为0.5%,80岁时为5%-15%。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
房颤的危害:
1.脑卒中及血栓栓塞房颤有较高的体循环栓塞的风险。栓子常出现在左心房或左心房左心耳部,血栓形成于左心耳部较多。非瓣膜房颤患者其脑卒中的风险是无房颤患者的5-7倍,而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栓塞风险更高,是无房颤者的17.6倍。常见的体循环栓塞部位依次为下肢、肠系膜及内脏、上肢。约2/3左右的患者需要介入或外科手术干预,事件发生30天内致残率和致死率分别为20%和25%。
2.心力衰竭房颤时,心房有效收缩消失,心排血量减少达25%或以上,当心室率过快时,心排血量减少更为显著,极易诱发或加重心衰。心衰和房颤常同时存在,且二者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瓣膜病等,房颤可使心衰的患病率增加3倍且加重心衰的症状。
3.心肌梗死房颤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2倍,考虑与冠状动脉栓塞等有关,其心肌梗死的年发病率为0.4%-2.5%,其中稳定型心绞痛、心脏瓣膜病、心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发生率则更高。
4.认知功能下降、痴呆房颤可增加认知功能下降、痴呆、血管性痴呆及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在没有发生脑卒中的房颤患者中,房颤仍可以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和海马部的萎缩,其中对认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记忆力、学习能力、执行力和注意力等方面。
5.肾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是房颤的危险因素,同时房颤患者中肾功能不全的风险也增加,考虑这与肾动脉栓塞有关。
通过对房颤的定义、病因、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危害的充分认识,我们应引起足够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心血管内科(内三科)为我院重点科室,现有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共9名,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3名,护理人员共18名,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7名,护士10名。这支朝气蓬勃的医护团队,时刻牢记“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以其良好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热情周到的服务及默契的团结协作精神服务患者。
声明:本文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刘丹
审核/王惟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