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
房颤,全称叫做心房颤动,发生的部位在心房,心房发生了异常颤动,是比较严重的心脏器质性病变引起的。
在临床会发现有很多患者有房颤,以中老年为主。房颤患者经常会觉得心慌,伴随有胸闷、气短的症状,活动量下降。这与房颤形成机制有很大关系。
房颤
房颤,顾名思义,心房颤动。正常的心房是有序的收缩、舒张将血液传输给心室,由心室射入动脉。心房颤动的时候,其不再进行正常的舒缩运动,而是被异常电信号干扰,引起心房心肌细胞不规律的随意颤动,后果就是导致心房无法正常舒张和收缩,心房内的血液不能充分输入心室,心室内的血液不能及时充盈,体循环、肺循环血液又不能及时进入心房,形成心脏正常的功能。
房颤
也就是因为房颤这样的形成机制,引起了临床胸闷、气短、憋气、心慌等不适感。房颤除了影响心脏功能以外,其最大的危害是心脑血管。心脏搏动异常为什么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呢?心血管貌似还可以理解为心脏无规律的颤动,心肌耗氧量增高,血液供应不足。那么脑血管呢?距离心脏那么远,脑血管会发生什么病变呢?
其实,在房颤发生的时候,心房无规律的颤动,使心房内的血液不能正常进入心室,存积在心房内,在心肌细胞颤动,改变血流方向,血液在颤动的影响下可能会局部形成涡流,像一个小漩涡一样存在于心房内。我们人体有强大的凝血系统,血液形成涡流的时候很容易激发凝血系统,发挥凝血功能,这样本是要保护人体额凝血系统,会产生大量凝血因子,在涡流的地方形成血栓。
房颤不仅仅只是我们现在能感觉到的心慌、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还暗藏着非常危险的风险,这也是房颤需要积极治疗的一大原因。很多患者被诊断了房颤,不了解它的危害性,不重视,一旦血栓,将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