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不是所有心律不齐都需要治疗,但这3类发作

市场营销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13036.html

偶然的"小鹿乱撞"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经常无故发生"小鹿乱撞",

而你却不当回事儿。

经常会有病人带着心电图报告单去问医生:报告里提示的"窦性心律、心律不齐、房颤、早搏"等这样那样的心律要不要紧,需不需要治疗等,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何为心律不齐?为何会出现心律不齐?哪些危险性较小,而什么样的心律不齐需要治疗?

问题一:心律不齐是怎么回事?

大家都知道,心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就是泵血。心脏每次有力地收缩,都能将富含新鲜氧气的血液泵至身体各处,以滋养全身,从我们出生一直到终老,心脏一直在不知疲倦地跳动。

心脏跳动节奏的快慢,是由谁来指挥的?

可以把所有心肌想象成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指挥这支队伍的"司令"就是位于右心房后壁,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下,医学术语叫作"窦房结"的器官。

指挥心脏每一次正常跳动的信号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它每发放1次信号,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就称之为"窦性心律"。

所以,"窦性心律"就是指正常的心脏节律,如果心电图报告结论不是"窦性心律",那反而需要担心喽!正常成年人的心律整齐,心跳有力,频率为1分钟60-次。老年人心率较慢,50次/分也可视为正常。当心跳失去节律性,变得过慢、过快或快慢不一,这些情况称为"心律不齐"。

有时候,心电图检查结果令人很诧异,明明身体没有感受到不舒服,可是心电图监测结果却提示心律不齐。

问题二:为何会出现心律不齐?

1、心脏病。患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心肌病变、先心病等易合并发生心律不齐。

★这类心律不齐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2、新陈代谢异常。主要是饮食问题和生活规律不好引起体内电解质(例如:钾、钠、钙)不平衡等致心律发生不规则现象。

3、情绪。当人发怒或感到十分紧张时,其心律会处在一种不规则状态。像"气死了"这类说法,就暗示当人暴怒时,会导致心脏工作出现故障。

4、药物或其他。除了部份的药物可能引起心律不齐外,咖啡中的咖啡因,香烟中的尼古丁,酒精等达到一定的剂量时,也会造成心律不齐。

问题三:心律不齐必须治疗吗?其实并不都是病

在一生中,很多人都发生过心律不齐。心律不齐多见于心脏病患者,但也可发生于心脏正常的人,因此并非每个发生心律不齐的人都有心脏病。引起心律不齐的原因很多,除心脏病变外,电解质紊乱,某些药物的过量或毒性作用,情绪波动,吸烟过度,饮浓茶及酗酒等,均可导致心律不齐。

一般来说,日常活动中心律或心率有些波动无需担心,但以下几种情况当引起重视:

经常每分钟心跳高于或低于正常值,心电图明显异常;

若起病迅猛且持续时间较长,多表现病情较急、较重,应及早就医;

不是情绪或运动等状况下发作,查不出明显诱因,需进一步诊疗;

若发作伴有头晕、胸痛、多汗等,多由器质性病变所致,不容忽视。

危险性相对小的心律不齐

一:窦性心动过缓

是指心跳每分钟60次以下,但是跳动规律。这种一般常见于运动员及坚持锻炼的人身上,因为运动可以使心脏功能增强,使心跳慢而有力。但若心跳每分钟在30次以下,则应请医生检查是否存在心脏方面的异常。

二: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阵发性心室上心跳过速,这三种一般是正常生理现象,在没有先天心脏病的情况下,致死率很低。

总之,以上心律不齐对人体的威胁不是特别大,大家不要过度紧张,继续监测心电即可。

有些心律不齐很危险

一:心房颤动

往往代表有心脏病潜伏的可能性,且房颤时心输出量比正常锐减,导致血液在心房停留时间较久,容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血管栓塞和脑中风等。

二:心室扑动、室颤

心室扑动常为心室颤动的前奏,室颤是最危险的一类心律失常,此时心脏丧失了正常的射血能力,几分钟内就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有些室颤可迅速发展为心脏骤停,医院就诊就已出现严重后果。

三: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

早搏也是常见的一种心律不齐,一般分为房性和室性早搏,患者常感到心慌或是"偷停"。

当常规心电检查发现早搏时,不要过分紧张,应再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早搏总数。如果总数大于要及时就诊,明确是心脏疾病还是其他原因造成。

健康人饮用过量咖啡或茶等,也可表现为大量早搏,减少饮用即可恢复。

房性早搏。病理性的房性早搏后续会发展为房速或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会出现绝对的心律不齐和脉搏紊乱。

这部分患者要尤为注意,如不及时恢复窦性心律,长此以往,可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栓子一旦脱落堵塞脑血管则会引起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室性早搏。室性早搏常与冠脉疾病相关,因为冠脉血管堵塞会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从而导致早搏形成。

当出现连续几个室性早搏时,要格外警惕,因为这很容易诱发室速或室颤。

有的人心率稍慢一些就感到头晕,有的人心率稍快一些就觉得心慌。对这些人,用一点药使症状减轻些当然也有好处。但是,不少抗心律失常的药都有毒副作用。所以在决定是否用药、用什么药、用多大剂量时,应该全面地权衡利弊,从得和失两方面考虑。首先应考虑在药物以外想办法调整。比如尽量保持生活规律,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戒烟、戒酒等。一般只有当早搏次数超过每分钟5次,自觉症状又较重,经上述调整后仍无好转时,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患者切忌自作主张,随便买药服用。

对于过缓性心律失常(即每分钟心率低于40次),如窦房结病变或各种传导阻滞,如果是属于新出现的或时有时无的,说明有好转的可能,应抓紧时间找医生治疗。如已成定局,心率又特别缓慢,有长时间的间歇,引起明显头晕或昏厥等症状,则宜安装心脏起搏器,以保平安。心率每分钟在50次以上,无明显症状的,可再观察一段时间,暂时不做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zlff/1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