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新医院”即可订阅。
冠心病被称为“人类第一杀手”,斯人随逝,音容犹在。大家熟悉的著名演员侯耀华、高秀敏、古月都是死于冠心病所致的心肌梗死,他们曾经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
顾名思义,冠状动脉有病了所以叫冠心病,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的血管,有什么病了呢?窄了或者堵了。就像河道里的水浇地一样,水过不来,土地就旱了,如同心肌缺血了,再严重旱死了,就好比心肌梗死了。
A冠心病的发生
各种原因等引起人体代谢不正常,脂质物质聚集在原本光滑的冠状动脉内膜上形成粥样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甚至堵塞,使血流受阻,心肌缺血,产生心绞痛。
如果动脉壁上的斑块形成溃疡或破裂,就会形成血栓,使整个血管血流完全中断。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如果冠状动脉痉挛(血管可以没有粥样硬化),产生变异性心绞痛,痉挛持续30分钟以上,也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心肌缺血可以导致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心衰的意思是指心脏不能有效的将血泵到全身各处,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和频率不正常。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临床上表现为突然死亡(医学上称之为猝死)。
冠心病的易患因素
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快。
性别男:女=2:1女性绝经期后患病可增加。
糖尿病加快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和引起动脉栓塞。目前将冠心病和糖尿病称为“等位征”。
血脂异常“三高一低”
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下降。
高血压60-70%冠心病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男性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率、病死率=2-6倍不吸烟者。
遗传父母均患冠心病者,子女的患病率是双亲正常者的5倍。
A型性格者性情急躁,进取心和竞争性强,工作专心而休息不抓紧,强制自己为成就而奋斗的人。
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者。
肥胖肥胖可促进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增加耗氧量;侧支循环不易建立(超重10%为轻,20%为中,30%为重)20%以上易患本病。
西方的饮食方式高热量、高动物脂肪、高胆固醇、糖和盐者。
冠心病的帮凶
烟雾和缺氧打麻将时,如果有人吸烟,房间又密不透气,加上精神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有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造成心脏病发作或猝死。
饱餐后大量的血液会流向胃肠道,导致心脏供血减少,也能诱发心脏病发作。
便秘时病人用力大便,腹压增高,心肌耗氧量增高。
B早期冠心病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要及时就医: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3、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4夜晚睡觉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者。
5、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6、听到噪音便引起心慌,胸闷者。
7、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C冠心病的诊治
诊断方法许多新的检查方法和技术,如放射性核素检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多排探测器螺旋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MDCT),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等运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使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率有了很大提高。
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1.药物治疗;2.介入治疗;3.手术治疗。
治疗目的就是清除障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开通水渠(已经闭塞的冠状动脉),让庄稼(心肌)重获滋润(供血)。
一、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有:1硝酸酯制剂2受体阻滞剂3钙通道阻滞剂4抗血小板药物5调脂药物,6抗凝药物,7中医中药等。
二、介入治疗是在影像学引导下,用心导管的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方法,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
三、冠状动脉搭桥术就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而到达远端,犹如一座桥梁使公路跨过山壑江河畅通无阻一样。不过所用的材料不是钢筋水泥,而是自身的大隐静脉或乳内动脉。
D冠心病的预防
一、戒烟限酒戒麻将。
二、控制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和高体重等。
三、抗血栓治疗,如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四、开源节流:使用增加血流供应和减少心脏血液(血氧)需要的药物,如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类药物,可以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
五、维护和改善心脏的功能状态:如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受体阻滞剂。
六、健康的生活方式:
起居有时,饮食有节,不枉劳作。生活要有规律,吃饭要定时定量,不要去做或者思考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适当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肥胖者要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特别注意低盐饮食,在降低摄盐量的同时,还应增加钾的摄入。
专家名片
袁宇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河南省重点学科心血管病学学术带头人,河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委员,河南省卫生厅疾控处高血压防治专家委员,河南省高血压研究会理事,河南省医学会高血压防治专科委员。年度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先后于北京大学及加医院PETERMARK心脏中心进修。新乡医学院首批外国留学生任课教师。《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及《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特约编委。新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副主任,诊断教研室副主任。承担省部级、厅级、院级科研任务9项,第一主持人5项。其中获省部级、厅级科研成果奖五项,第一作者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著20篇,中华系列论著2篇,著作一部。
点击右上角→或转发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