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身体都很好,近段时间胸口却时不时地不舒服。小心,这可能是心梗的先兆。前不久,屏南县的陆先生就因为急性心梗被医院。医生提醒,心肌梗塞发病后,救治越早,生存机会就越大。特别是在发病12小时内就诊可获较好的救治效果。
突然胸痛不以为意
一查竟是急性心梗
近日,56岁的屏南人陆先生,早晨起床时,突然胸痛,因不是特别剧烈,他便没太在意。谁知7个多小时后胸口越来越剧烈,像被重物挤压样疼痛,不能忍受,医院。当地给予改善循环营养心肌等治疗,陆先生的情况却没有明显改善,考虑病情危重他医院。
接诊的急诊科医生当时结合了陆先生的病史、查体及相关的检查后,初步诊断其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陆先生在急诊抢救室观察病情及等待检查结果时,心电监护仪突然显示心律失常,急描记心电图提示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
“他当时随时有心脏停搏的危险,情况十分危急。”当时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施建曦说,发现这一情况后,他们急忙请来心血管内科医师会诊协助抢救,并在与陆先生的家属讲明病情并获得家属同意后,果断决定给予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
10多分钟后,心电监护显示成功带动心室肌起搏,起博信号良好,起搏成功!“成功地打通了一条人工‘电路’,可以有效地避免心脏停搏的危险。”施建曦说道。
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
多次发生胸口突然不适要警惕
可以说,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那么,心肌梗塞能否提前发现?
“就算是突发的心肌梗塞,很多也都是有先兆出现的,有的可提前至1~2周以前,也可发生在心肌梗塞的前一天,有的发作次数不止一次。”对此,施建曦说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继往无胸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胸痛。
“特别是原来就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病人,如果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今天第一次发生,要警惕,这很可能就是心梗。”施建曦说,心肌梗塞先兆表现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应重视这些先兆,并及早就医,就能争取更多的时间,及时治愈。
发作时1小时内死亡率最高
救治越早生存机会越大
“心梗是一种十分凶险的致命性急症,发作后数小时即可导致死亡。”据施建曦介绍,在发展中国家心肌梗塞是最大的死亡原因之一,心肌梗塞发作时2~6小时尤其是1小时内死亡率最高,也就是说,心肌梗塞发病后,救治越早,生存机会就越大。施建曦表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延误治疗是其存活率低的关键因素。多数病人在症状发作后长达2小时或更长时间并未就诊,相当大的一部分病人等到12小时或更长的时间方才就诊。
“在心肌梗塞救治中,有‘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之说,在发病12小时内可以用介入的办法开通闭塞冠状动脉,恢复血流,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死亡。越早使冠状动脉再通,患者获益越大。”施建曦说。
文章为宁德晚报新媒体中心整理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