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活用经方鄂东名医李培生教授验案六则

肖相如按:这是我的研究生湖北中医药大学的杨云松整理的我的导师李培生先生的几则医案,大家可以看看当代最著名的伤寒学家李先生是怎么治病的。

李培生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当代伤寒学界泰斗,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

李培生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遥承近代名医恽铁樵为师,行医80余年,其遣方用药简便效廉,善于治疗各种内科疑难杂症,尤精于伤寒,在当代中医学界享有盛名。

李培生教授一生所著论文、书籍众多,代表作有《柯氏伤寒论翼笺正》、《柯氏伤寒附翼笺正》、《柯氏伤寒论注疏正》。

李老认为“读书、临证、写作”是作为中医在成才之路上需要做到的三件事。

在熟读各类书籍的情况下,李老总结了“四到”要求:眼到、口到、脑到、手到,即在阅读中医类书籍时,应在重点内容上加以背诵加深印象;同时将内容进行反复思考,理解其中原委;精辟、不解之处均应添加笔记,为日后收集资料、指导临床提供有利参考。

在写作方面,是在读书掌握基础知识之后运用于临床,而在临床实践操作中又会出现与理论不相符的应对方法,此时将临床与书本相结合的方式便是写作,纪录其内容,便是将临床辨证的思维与书本理论结合的过程。

李培生教授研究伤寒多年,建议注意四个问题:其一为熟读《伤寒论》的原文,掌握其内涵;其二是在阅读时应注重文言形式;其三是选择较为准确的注本,帮助理解;最后是学以致用,将理论联系实际,实践于临床。

李老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处方用药规律。

心悸案一

年某月一张姓男子,年约40,职业为某市干部,其心中悸动不安两年余,医院查心电图示“室性早搏”,后经治疗症状有所改善,但病情经常反复。

李培生教授经询问病史、诊脉察色后,知病患心悸气短,然夜间尤甚,遇劳即发,纳可,二便调,其舌苔两边及舌尖较红,脉结代。

李老分析证属过劳伤心,心阴阳俱衰,而心主血脉,影响血脉运行,气血不和则会出现心悸气短,坐卧不安,夜不能寐等症状,理应补益气血,滋阴和阳。

其处方用药为:炙甘草、阿胶、麻仁、煅牡蛎各12g,人参、大枣各10g,生地、茯苓、龙骨各15g,桂枝、生姜各3g。上方服用时以米酒半匙参入,一日三次,服药期间禁食辛辣、烟酒。

患者遵医嘱服用10余剂后,症状有明显缓解,二诊见其面稍显浮肿,腹部胀满不适。

李老遂将炙甘草、龙骨、煅牡蛎、生地减少药量,加入健脾理气之茯苓、橘皮等药,患者继服10余剂后诸证缓解大半,李老针对其症状又添加了养心安神药,患者自觉痊愈后,医院复查心电图提示无异常。

胃痛案二

凌某,男,60余岁。某年夏季因多食粽子而发胃部疼痛。曾自服中、西药后症状稍缓,但亦复发。

李培生教授触诊其病患,可发现其人胃部疼痛且拒按,患者自述其恶心欲呕、大便不通。李老观其舌黄苔滑腻,脉象弦滑。

病机当属食积与痰热相交结,聚于心下而出现胃部疼痛难忍之象。

其处方为:大黄、枳实、半夏10g,瓜蒌仁15g,黄连、橘红6g。一日三次,其中大黄应单独取出用开水浸汁,后与前药温服。

患者服用一剂后大便畅通,胃脘部疼痛减弱,李老见大便已通遂去掉大黄一味,病患继服两剂后则愈。

黄疸案三

蒙某,女,30岁余。年3月前来就诊,患者一年前因自觉肝部不适,不欲饮食、自感乏力,医院实验室检查所示谷丙转氨酶达到60U/L,提示为乙肝大三阳,后予以中药调理,症状缓解较慢。

近几周因劳累过多,出现小便、眼睛、皮肤俱发黄的症状。医院诊治,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

李培生教授观此病患身目发黄,颜色较为鲜艳,且小便发为茶色,胁肋部不适,不欲饮食,舌质暗红,苔黄腻,脉象弦细。

李老辨证为中医病症阳黄黄疸。

拟方:茵陈、白花蛇舌草、茯苓、赤芍、丹参均30g,猪苓、山楂各15g,竹茹、泽泻、郁金、栀子各10g,陈皮8g。

患者服用该方约一月余,其发黄程度减轻,食欲增加,后又检查肝功能提示无异常,但见舌苔黄干。

李老认为其有伤阴之象,遂在上方中加入茅根、芦根等滋阴生津之品。病患继服10余剂后病情好转,则后期以理气健脾为主,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男子不育案四

尹某,男,30余岁。于年前来就诊,其性激素检查显示其睾酮偏低,患者性生活正常,纳可,二便调,睡眠佳,舌红苔薄白,脉弦。

李培生教授诊断为肾气不足型男子不育症。

拟方:熟地20g,山茱萸10g,茯苓15g,山药10g,泽泻10g,丹皮10g,杜仲10g,枸杞子10g,五味子10g,麦冬15g,砂仁8g,西洋参8g。

该男子每日一剂,坚持服用半年后终得一子。

结核性胸膜炎案五

张某,女,30岁余,其患有结核性胸膜炎,经西药治疗6月余,疾病无好转,遂前来就诊。

李培生教授见其病患咳嗽伴有胸部及胁肋部牵引痛,午后会出现三十八度左右的低烧,食欲不振,大便秘结,观其舌苔黄,脉弦数。

李老遂拟方药:柴胡10g,枳实10g,芍药10g,炙甘草10g,贝母10g,连翘10g,枇杷叶10g,黄芩10g,瓜蒌皮10g,芦根30g,百部30g,冬瓜仁30g,上方水煎服。

患者仅服用三剂后咳嗽减轻,不再发热,胸部疼痛稍减。

李老根据症状,随证原方去掉连翘、黄芩之苦寒药物,加入麦冬、沙参等滋阴润肺之品,以及理气宽胸药物。患者继服一月余,复查胸片示已好转。

寒湿腰痛案六

郭某,男,年约40。患者自述其腰部疼痛10多年,曾接受西药、中药及物理疗法均无明显缓解,遂希望李培生教授能予以治疗。

李老针对患者所述情况,耐心询问其病情,发现其与居住环境相关,因其房屋所处阴冷潮湿之地,久居此处才发为腰痛。

患者详细阐述其临床表现,可知腰部冷痛难耐,若遇阴冷天气则会加重病情,甚则不能正常舒展。李老观其病患在夏季依然面色无华,手脚怕冷,纳差,大便稀溏,苔白脉缓而涩。

遂拟方剂:熟附子7g,茯苓18g,党参14g,白术14g,白芍10g,杜仲10g,独活10g,防风10g,炒补骨脂、炒金毛狗脊各10g,桑寄生18g。

患者坚持服用半年余,其病症大有缓解,后能正常活动再无疼痛感。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痛经第一方:当归四逆汤

如何用「中医思维」治疗痤疮?

赵绍琴先生治肾病观点之我见

进入主菜单点击已发精选可







































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
白癜风治疗时间和过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yfzs/7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