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分类
心律失常按其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1)冲动形成异常
1)窦性心律失常:①窦性心动过速;②窦性心动过缓;③窦性心律不齐;④窦性停搏。
2)异位心律:被动性异位心律:①逸搏(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②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主动性异位心律:①期前收缩(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②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③心房扑动、心房颤动;④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2)冲动传导异常
1)生理性:干扰和房室分离。2)病理性:①窦房传导阻滞;②房内传导阻滞;③房室传导阻滞;④束支或分支阻滞(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或室内阻滞。3)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2房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
①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
②其后多见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③下传的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少数无QRS波群发生(称阻滞的或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或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称室内差异性传导)。
3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
①提前发生的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通常大于0.12s,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②室性期前收缩与其前面的窦性搏动之间期(称为配对间期)恒定。
③室性期前收缩后可见一完全性代偿间歇,若室性期前收缩恰巧插入两个窦性搏动之间,不产生室性期前收缩后停顿,称为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
④室性期前收缩的类型:室性期前收缩可孤立或规律出现。二联律指每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期前收缩;三联律指每两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期前收缩,如此类推;连续发生两个室性期前收缩称为成对室性期前收缩;同一导联内室性期前收缩形态相同者为单形性室性期前收缩,形态不同者称多形性或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
4心房颤动心电图特征
①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等电位线波动,形态与振幅均变化不定,称f波,频率~次/分。
②心室率通常在~次/分,心室律极不规则。
③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当心室率过快,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时QRS波群增宽变形。
5心室颤动
为致命性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包括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甚至死亡。触诊大动脉搏动消失、听诊心音消失、血压无法测到心电图特征为心室扑动呈正弦波图形,波幅大而规则,频率为~次/分,有时难以与室速鉴别。心室颤动的波形、振幅及频率均极不规则,无法辨认QRS波群、ST段与T波。
精选试题1确认心律失常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是:(D)
A.心室晚电位
B.心脏MRI
C.心向量图
D.心电图
E.超声心动图
2心室颤动的脉搏特征是:(E)
A.快而规则
B.慢而规则
C.快而不规则
D.慢而不规则
E.测不到
护理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