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万,而且有了年轻化的趋势。
而我们所了解到的心梗表现往往太过局限,无法识别一些隐匿起病的急性心梗。前段时间小编的同事,急诊内科的张萍萍医生就遇到了一个这样的真实事例,过程之曲折复杂真是吓死宝宝了。下面我们来回顾这一段惊心动魄的事情吧。
和往常一样从初秋开始一直到开夏医院最忙的科室之一。时钟刚过晌午十二点,各科门诊已经纷纷午歇,急诊诊室里却是黑压压的挤满了各色人群。急诊科是一个很特殊的科室,遵循急诊优先的原则,他无法按照病人的先来后到按号叫序。又因为多数人们总是觉得自己生病了,哪怕只是饭后漫步路过顺带手买盒感冒药,也是世界上最急的急诊,所以造成了急诊就诊的无序。内科张萍萍医生工作已经五年,已经很容易从人群中辨识到真正的急诊——这也是一名急诊医生的必备素质,哪怕你再凶恶,急诊医生也是会有条不紊的拣出那些一声不吭的重病号,多数时候是这些重病号,已经没有去争抢优先看病的能力。(铺垫总是漫长的,好戏还在后头)
一个中年男子,搀扶着一个满脸痛苦的老者来到诊室,老爷子托着下颌,满头大汗,看着满屋子的病人,欲言又止。张医生不经意间抬头看到了他,经验告诉她这老爷是个真正的急诊,于是她放下手上一个感冒的病人,示意这位老先生先来看,并向前一位病人解释了下,哪位病人虽然不乐意,但还是相信张医生的判断,让出了座椅。
“怎么不舒服呀,老先生?”
“我爸今早给我打电话说腮帮子痛,我开始觉得可能是昨天肉吃多了,嚼的,就没在意。又过了不多久,我爸非得让我过去一下,我感觉老爷子平时挺能忍的一定是很不舒服了,才会给我打电话,就赶忙过去了。等我到家的时候他已经躺在床上。他告诉我,刚去超市,走到门口时,他突然出了一身冷汗。他马上意识到不对劲,赶紧回家躺下,然后给我打电话。我一摸,他的汗已经把上衣全部湿透了。那时候,他除了腮帮子疼,还有肩膀疼、打饱嗝、烦躁的症状。我从没见过老爷子这样,感觉一定是有什么大病,医院隔壁,叫还不如自己来了。”
听了病人的描述,张萍萍医生知道,自己这次是遇到了心梗,不典型的心梗,于是她马上汇报了科室主任周逸丹医生,并请了心内科会诊,同时为了节约时间,马上为他开通了绿色通道。
五分钟后,在张医生的安排下,患者已经躺在抢救室的床上,连上了心电监护,吸上了氧气,抽完了一套血。最重要的是,完成了心电图检查——ST段红旗飘飘——不出所料——典型的急性心梗图形。周逸丹主任已经在床边查看病人,指挥抢救药品设备准备,护士一人床边待命,紧盯心电监护等待心内科会诊。
“有冠心病吗?”
“呃,好像没有吧……”
“有糖尿病吗?”
“呃,餐后血糖高,好像没有确定糖尿病吧……”
“有高血压吗?”
“有!这个确定!”
“高血压几年了?”
“呃……好几年了……”
“平时吃什么药?”
“呃,降压药?降糖药?……”
就在这个时候,老先生突发意识不清,口吐白沫,心电监护报警。中年儿子已经六神无主,不知如何是好,因为很难想象前一秒还只是腮帮子痛的老爸,情况突然像电视剧情一般急转直下,恐怕能hold住这样场面的普通百姓还是不多。
“室颤,准备除颤,心肺复苏。家属请在抢救室外面等候,把病人交给我们。”这对见惯大场面的急诊科主任来说,实在是驾轻就熟的招式。说话间,她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的除颤,并开始第一个循环的胸外按压,紧接着医生护士轮番上场。小编在这里以轻松的语气说出当时的情况,但当时在场的医务人员,早已满头大汗,身心紧绷。好在几个循环之后,病人意识逐渐清晰。心内科医生也来到了战场。
“住院,立即启动急诊PCI。”心内科医生会诊后,和家属简明扼要的交代了PCI的相关情况,家属表示谅解,并愿意积极配合。
……
最终病人被顺利推进了心内科导管室,一个多小时,放了两个支架。一个多星期后病人安然出院。
看到这里,我们深深的舒了一口气,所幸是深信医生的一家人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要是在关键时刻病人儿子稍有迟疑,或者还要征询五叔六姨、七兄八弟的意见或者上司的朋友的同事的远方亲戚的医生朋友的建议,我们能从鬼门关把老爷子拉回来一次,还真不能保证再拉他第二次。甚至小编在平时的临床当中遇到不少疑似的患者,建议做心电图,患者或者家属都会投来不屑的目光,认为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症状,为什么要查心脏。看来这是得好好科普一下,而这个事例正是一个活生生的病例。
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特别要注意,除了心绞痛、心律不齐这样一目了然的症状,心梗发作还可能以一些意想不到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牙床疼痛、肩膀酸痛、烦躁不安、胃痛、胃胀、呕吐、出汗。
心梗发生后6小时,是黄金抢救期。在这个时间内及时抢救,可以最大程度地恢复心肌功能。好多令人痛心的例子,都是在心梗初期没有重视,想着大概是累了睡一觉就好了,结果错过了治疗时机酿成悲剧。
不过,虽然心梗发病的症状往往不典型,但很多患者事后回忆,本人还是能感觉到不同的。只是很多人觉得不严重忍忍就过去了,所以没有太在意。
所以,请重视医生给你的每一条建议,当然首先是请信任给你看病的医生。面对疾病,医患是处在同一战壕的战友。当然身为子女关爱父母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请记得父母每一种疾病和每一样用药,虽然它们有些可能很拗口,就像他们当年用结实的臂膀和温暖的双手领我们走过每一个成长的路口一样。(看到这里你还没有想到给父母打个电话么?)
在线咨询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治白癜风疗效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