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非常高发的疾病,特别是老年人更加容易患上心律失常,得了心律失常后,患者会出现胸闷、乏力等症状,这些都会给患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那么为什么老年人比较容易患心律失常呢?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而又比较复杂的心血管疾病,是由器质性心脏病所致。老年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循环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等,以及机体衰老等生理变化,会对心脏的传导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容易引发各种心律失常,导致心脏病突发猝死。
压力过大当人脑处于紧张状态时,心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受影响的程度甚至比做超负荷锻炼时对心脏所产生的影响还要大。发怒或心情紧张引起心律不齐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并非为心脏病患者所特有,心情紧张引起的干扰可以适量减少应有的心跳次数。心情紧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工作,而受到干扰的神经系统又反过来影响心脏的工作状态。所以,应尽可能避免让自己长期处在紧张状态中,以防心脏由于心率长期不规则而出现更严重的病症。
疾病引起上消化道疾病引发心律失常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植物神经反射,尤其是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反射性地引起心脏自主调节紊乱,同时与电解质紊乱、炎症、食物等的刺激也可能有关。通过应用抗胆碱药物或手术切除迷走神经可防止因食管扩张所产生的心律失常,因此表明迷走神经反射对该类心律失常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胃炎症状加重时,出现或明显增多早搏。进食、饮水等吞咽活动及饱餐后1小时内早搏明显增多。消化道疾病引发血液中各种电解质紊乱,对心脏有直接影响。缺镁可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损伤,使心肌对缺血敏感,因而容易诱发冠心病。缺镁不但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血清胆固醇升高,诱发高血压和低血钾,而且还可以引起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严重者还可以引起心脏骤停而至猝死。消化道疾病时钙代谢紊乱,可导致心律失常。
患者要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精神因素中尤其紧张的情绪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日常生活中要调整心态,避免过喜、过悲、过怒。
患者生活要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控制好运动量,打阳杨太极拳。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患者要做到心胸开阔,树立信心。不要因为患了心律失常而忧心忡忡。尽管心律失常是一种病态,但除了严重的心律失常,一般心律失常的患者能够同健康人一样地生活、学习和工作。早发现,早治疗,心律失常并非不能控制。
陈海/图
点击“阅读全文”,直接订阅最新《医药养生保健报》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需要多少钱儿童白癜风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