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酷似心电图的再识别

医院心内科邹子扬董克允

在心电图阅图中,偶尔会遇到一些“酷似”的图形。初看起来,觉得“似曾相识”,以为就是极为常见、极为普通的心电图,而细看起来,又觉得“似是而非”,与当初的印象又有不符之处,却又找不出究竟差别在哪里,从而使诊断陷入困惑。对此,要冷静下来进行仔细分析,探寻不易被觉察的蛛丝马迹,特别是要细致认真地寻找P波,并注意观察比较P波的形态,最终做出正确诊断,而不是满足于最初印象。

以下列举的心电图均为笔者历年诊治过的患者。如无单独说明,图形的标高为10mm/mv,纸速为25mm/s。同时选用了一些同步描记的心电图,以避免单导联心电图观察P波的局限性。

1 快速心室率伴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酷似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是很容易识别的心电图,其RR间期本来是不相等的、呈长短交替变化的。然而,在心室率极度增快的情况下(图1,心率次/min),RR间期的这种差别变得不太明显,此时就极易被误认为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阅图时,如果看似“室上速”而心室率又不太整齐,就要仔细测量RR间期,并观察有无P波及其形态特征。采用50mm/s纸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上述情况。

图1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形成二联律

A:RR间期每隔一个相等(ms和ms),而且T-P形态也是每隔一个相同;

B:纸速50mm/s,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不同的RR间期和不同的T-P形态。

图中的数字是RR间期,单位是ms(后图中出现的数字意义相同)

2 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未下传——形成连续的长RR间期

如果房性期前收缩出现过早,遇到房室交界区的有效不应期,那么此房性期前收缩将不能通过交界区而传到心室,房性P波的后面就没有QRS波,即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

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如果都不能下传,会形成连续的长RR间期,心电图中可以见到相同长度的长RR间期和相同长度的短RR间期并存。如不仔细辨认,可能会认为含有长RR间期的属于基本心律,而把短RR间期节律看成是房性心动过速。实际上恰恰相反,短RR间期节律才是基本心律,而长RR间期都是由于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所致(图2)。

图2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未下传(同步心电图中截取II、V1、V2导联)

由于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而出现了4个长RR间期。第4-7个T波都较其他T波高尖,是由于房性P波落在T波顶峰上,V1导联T波上的P波更为明显(小圆点标示之处)。

倒数第二个宽大畸形的QRS是房性期前收缩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包含此QRS的RR间隔与上述长RR时间相等,进一步支持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的诊断

未下传的房性P波落在T波上,使得T波变得高尖、顶部平坦或出现切迹,据此形态可以与正常T波区别。

3 房性期前收缩真三联律,第二个期前收缩未下传——酷似二联律

每个正常QRS后面都跟随两个期前收缩,称为真三联律,无论房性、交界性还是室性。房

性期前收缩真三联律时,如果第二个期前收缩出现过早,将不能下传至心室,其房性P波落在第一个期前收缩的T波上,后面没有QRS波,很像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图3)。对此,同样需要仔细观察第一个期前收缩T波上的P波,避免做出错误判断。

图3房性期前收缩真三联律,第二个期前收缩未下传。同步心电图中截取II、V1导联

本图很像期前收缩二联律,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所有第一个期前收缩的T波前肢都有P波重叠其中,形成房性期前收缩真三联律,只是所有第二个房性P波都未下传到心室。

图中房性期前收缩的QRS形态与窦性者略有差别,是心室内差异性传导所致。

4 室性反复搏动——酷似间插性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反复搏动是指一个冲动接连两次激动心室,心电图上出现两个紧接着的QRS波,并夹有一逆行P波,前一个QRS波呈宽大畸形,包含室性期前收缩的RR间期与其他RR间期没有等量关系。

心脏传导系统并不是一条单向传导通道。虽然通常是前向性传导,但逆行传导也并非罕见。形成室性反复搏动的原因是室性期前收缩逆行传入心房(出现逆行P波),而后此逆行传入的激动再次下传心室(出现其后的QRS波)。如不仔细辨认两次激动之间的逆行P波,极易误认为是间插性室性期前收缩。

反复搏动是一种特殊的折返现象,以交界性反复搏动最为常见,偶见于室性期前收缩(图4)和房性期前收缩中。连续出现的反复搏动形成反复心律。而间插性室性期前收缩是在两个正常的QRS之间插入一个室性期前收缩,一般于心率缓慢时出现。包含此期前收缩的RR间距与其他RR间期相等或大致相等,没有代偿间歇。

图4室性反复搏动

梯形图中的原点表示异位激动起源部位。两个室性期前收缩后面都有一逆行P波(II、III导联P波倒置,aVR导联P波直立)。

包含室性期前收缩的RR间距短于其他RR间期

5假性室性融合波———一度房室阻滞所致

室性融合波是指在室性期前收缩出现较晚的情况下,窦性激动和室性激动同时到达心室,产生既含有窦性下传成分又含有室性自主激动成分的QRS波,即QRS的形态介于窦性激动和室性激动之间,其前有正常的窦性P波。偶尔室性逸搏和窦性激动在心室相遇,也可以见到室性融合波。

在有一度房室阻滞的情况下,如果窦性P波后面的室性期前收缩并非介于窦性和室性之间,而是和其他室性期前收缩形态相同,就属于假性室性融合波。

产生假性室性融合波的原因是由于存在一度房室阻滞,使正常QRS波延迟出现。虽然室性QRS波出现在窦性P波后面,但先于正常窦性激动经房室结到达心室,二者未能融合(图5)。

图5假性室性融合波

II、III导联同步标记。3个宽大畸形的QRS波形态相同,第2个前面有一窦性P波,此乃是假性室性融合波。

II导联用虚线画出的部分即为正常QRS波应出现的位置,可见其与室性机动并未融合

分析心电图时要考虑到一度房室阻滞对图形的影响,而不要简单地认为凡是室性期前收缩前有窦性P波者都是室性融合波。

6一度房室阻滞,P-T融合——酷似加速性交界区心律

一度房室阻滞时,如果PR间期过长,P波会和前一个T波融合在一起,使T波顶峰变得平坦或双峰,有时在胸导联可以看到T波后面的微小P波(图6)。如果不仔细观察,可能以为图中没有P波而诊断为加速性交界区心律。

图6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T融合

I、II、V1、V3导联为同步心电图中截取。PR间期0.34s,在肢导联中P波和前一个T波融合,T波顶峰平坦;在胸导联中仔细观察可见T波后面微小的P波

对此须仔细寻找隐藏在T波中的P波,和真正的双峰T波进行鉴别,避免误诊。需要说明的是,不要把胸导联中T波后面的小P波误认为U波。胸导的U波在高度、宽度上都比P波明显得多,鉴别并不困难。

来源:邹子扬,董克允.“酷似”心电图的再识别.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2):94-96.









































白癜风治疗贵不贵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yfzs/5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