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的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虽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但病因各异,有的病因特别奇特,这不,这个病例救治中,医生像个侦探的感觉又来了。
医院急诊室听到的一个案例。
某个建筑工地一日午餐后,几个工人同时出现了胸闷、心悸等不适,大家都以为是近期赶工太累,抓紧打了个盹。哪知午休后不但没有缓解,准备出工时症状已经越来越明显,无法干活了。几个工人都是年轻人,平时身体也很结实,这突如其来的齐刷刷地生病,都有点紧张,医院急诊,一查究竟。
接诊医师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后,心里感到十分疑惑,这几个人的病情惊人相似:起病时间差不多,症状差不多,体检心脏听诊都是心律不齐,心电图提示都是室性早搏。一般来说,青壮年出现突发的室性早搏,最常见的原因大概就是急性心肌炎了。虽然想想急性心肌炎不可能几个人不约而同地得上啊,但还是做了心肌酶谱的检测,以排除急性心肌损害。结果如医生预料,不是心脏惹的祸。
这头还满腹问号,那头又来了三个工友,几乎一模一样的症状。这让接诊的医师不得不怀疑会不会是发生了特殊中毒?立即上报了医务科与防保科(按规定三人以上出现中毒症状就要上报)。
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不敢怠慢,立即介入调查,发现该工地还有一些工人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医院诊治。这些信息在强烈暗示着一个群体发病事件,首先要想到的必须排除食物引起的中毒事件,当然也不能排除环境因素引起的中毒,调查人员迅速赶到现场,不过现场是一个建筑工地,并没有发现任何有害的化学或中毒的环境因素。
视线集中到了是不是“食物中毒”。调查人员赶到工地食堂,详细察看。那天中午食堂的主要食物是肉丸子,其它也是普通的蔬菜。这个工地还算正规,所有食物来源可靠,也有正规的进货发票,再加上所有患者没有食物中毒常有的发热、腹泻等症状,应该说来食物中毒的可能性不大。调查人员还是对中午吃的食物进行取样送检,另一路到进货的商场去调查采样。经过整整一天的忙碌,所有采集送化验的食物样品,经检验都没有发现有毒物,线索一下断了,调查陷入困境。
出现这样的困局,只有再从患者身上找线索。所有的发病工友再次逐一调查,确定除了都出现了室性早搏外,并没有发热、腹泻等其它食物中毒常有的表现。尽管如此,医生还是认为不能排除食物中毒的可能性。调查人员又一次回到工地,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调查。在交谈中调查人员了解到,当天工地食堂进了许多猪头肉,厨师用猪头颈部位做了肉丸子。“哪个部位?”调查人员非常敏锐。“猪的头颈部位的肉啊!”厨师回答。“罪魁祸首找到了!”兴奋地叫了起来。
最终确认这些患病工友就是食用了猪颈部肉做成的肉丸子,导致了室性早搏的发生。而始作俑者就是猪颈部肉中的甲状腺,导致食用者体内甲状腺素严重超标,诊断为急性甲状腺素中毒,案件由此告破。
说实话,有时候临床诊断真的跟破案一样,总有一个原因导致了一切的结果。问题是有一天的室性早搏患者出现在你面前,你会想到是因为吃的肉丸子引起的吗?有时候问问患者吃了什么,哪怕随口一问,或许里面会藏着线索,但如医院,你会问肉丸子是猪甲状腺做的吗?
(本文作者:宁波一院宗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