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受种者转送至急诊科
演练模拟一名疫苗接种者在水井湾疫苗点接种疫苗后突感头晕、咽喉部干痒并伴有胸闷、心慌及大汗淋漓等不适,监测生命体征提示心率次/分、血压80/55mmHg、呼吸35次/分、血氧饱和度90%,接种点医护人员经过评估后考虑过敏性休克,立即对其开展现场紧急救治并拨打“”呼救。“”急救到达现场后,双方迅速进行交接,随即将患者医院急诊科抢救室进一步抢救治疗,抢救过程中患者出现心室颤动、呼吸缓慢、氧饱和度下降等危及生命情况,急诊医务人员立即予气管插管、电除颤、心肺复苏及药物抢救等措施,并对患者实施了多学科联合紧急会诊,抢救后监测生命体征提示心率92次/分、血压98/72mmHg、呼吸22次/分、血氧饱和度98%,抢救成功。因患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考虑病情危重和过敏性休克,经救治专家组讨论,一致建议转入重症医学科继续诊疗,随后预防保健科按照新冠疫苗不良反应报送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接种异常反应情况。将接种不良反应者转入急诊科进行抢救
专家组会诊讨论
召开总结会演练结束后,副院长黄修平对此次演练作了总结点评。他说,此次演练流程规范合理,急救人员抢救操作娴熟、动作熟练、步骤正确,疫苗接种点抢救药品、器械准备充足,“”急救快速到位、交接及抢救规范、转运及时,院前、院内衔接顺畅,院内抢救规范高效。同时,黄修平副院长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疫苗接种医疗保障服务,要将其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来抓;二是要做好接种后不良反应的救治与沟通,一旦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者,必须全力以赴展开抢救,畅通急救绿色通道;三是要严格落实培训考核、新冠肺炎防控第八版要求,要重点对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异常反应的医疗急救救治,如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抢救药物使用等进行实践操作培训和考核,确保全员合格,熟练掌握相关急救技能并能胜任疫苗接种医疗保障工作。主办单位:医院
主编:王波
编审:李佳凌
编辑:李佳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