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伶副主任回顾患者晕倒现场
“宁某能够转危为安是非常幸运的!”医院急诊科主任尹吉东介绍说,我国每年发生心脏猝死的总人数高达50多万,平均每分钟就有3人因心脏原因在发病1小时内死亡,而抢救成功率却不到1%,因此说,宁某是幸运的。
急救快速反应多名心跳骤停患者获救
“回到家我还在后怕!”回想起那次抢救经历时,急诊科副主任张海伶仍心有余悸地说。
当时是3月19日星期日下午3点多,突然有人大喊“大夫,有人晕倒了!”听到喊声,急诊科蒋小军副主任医师与张海伶副主任一前一后赶到现场。
急诊医生描述当时抢救场面
蒋小军大夫发现的晕倒病人其实是他当日上午接诊过的“上腹痛”患者宁某。考虑患者为心跳骤停,蒋小军大夫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并呼叫帮助,张海伶副主任折回抢救室组织抢救事宜。病人被推至抢救室后,张海伶与苏波大夫及付翠萍、刘莹婷、赵娜等护士给予除颤、心肺复苏等抢救。
展示患者当时心电图
几分钟后,宁某神志转清,心电图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在给予用药的同时启动心梗绿色通道。考虑到病人家属不在身边等情况,医院总值班,并联系心脏内科行介入治疗。目前,宁某病情平稳,已转危为安。
患者当时心电图提示室颤
患者当时心电图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医院组建的多条急救绿色通道。”在谈及这次抢救经验时,尹吉东介绍说,医院作为北苑地区医疗中心,在保障“航空人”医疗服务的同时肩负着北苑地区余万居民的医疗急救任务。在去年挂牌“朝阳北苑急救站”后,医院急救进一步融入首都急危重症院前急救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周边群众提供更快、更好的急救医疗服务。医院集全院之力,在急诊科设置了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危急重症、多发伤、复合伤等多条急救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其实,近三个月来,急诊科已成功抢救了四五例类似宁某这样的心跳骤停、室颤患者,他们均是急救绿色通道的受益者。”尹主任补充道。
急诊专家提醒:警惕致命的“上腹痛”
张海伶副主任表示,患者宁某45岁,上腹痛2周,加重1周,19日上午在同事陪同下来就诊时,蒋小军副主任医师考虑到他“上腹痛”建议进行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脏方面问题,但他犹豫不决,始终不愿做检查,才出现了文中晕倒抢救的情形。
以往抢救现场
“医院抢救的心跳骤停、室颤患者,多是因‘上腹痛’来院就诊的中青年男性。”尹吉东表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上腹痛”是常见症状。年轻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因为血管内薄帽斑块多见,很容易破裂,一旦出现心室颤动,容易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若得不到及时除颤、复苏,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专家建议,当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诊,“上腹痛”不仅仅是消化系统疾病,也可能是致命的心脏病引起的放射痛,切不可拖延扛着,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张建房/文田琨/编辑)
身心护佑健康同行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