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身体的泵血中枢
它昼夜不停规律地跳动着
心律,是我们重要的生命体征
心里“咯噔”一下,心脏漏跳一拍
这些习以为常的心律问题背后
很可能是你的心脏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
你知道健康的心跳是什么样的吗?
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陈新云告诉我们:健康的心跳应该是在休息时,维持在60至次之间。
心跳稍慢更长寿
有台湾医学专家在研究了近万份体检资料发现,心律过快是造成短寿的重要原因。
除去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人类一生总心跳约为25亿次,比起心跳60次/分钟的人,90次/分钟的人20年里会多跳3亿下,心脏负荷更大,这很可能就是减寿的原因。
陈医生表示,静息心跳过快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特别是中老年人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心跳过快会加重心脏缺血,从而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增加死亡风险。
但是,心跳并非越慢越好,长期心律过慢也不好会导致心脏“泵”血不足,从而引发脑供血不足,严重了还会出现猝死。
心律的变化既反映出心脏本身健康状态的改变,也反映了其它因素对心脏造成的影响。
遗传因素、生活习惯和身体是否经常性地处于生病状态,都可能影响心律。不过,陈医生告诉我们,一般人群来说,只要心律没有快到疾病程度,就不需要过度恐慌。
这些常发生的心脏情况是怎么回事?
心脏早搏
早搏就是是心跳“抢拍子”样地不规律跳动,给人的感觉一般是心跳突然“咯噔”一下。
通过心电图检查就能检查是否存在早搏情况,为了判断早搏的性质,建议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了解早搏的类型及负荷。
心脏漏跳
陈医生告诉我们,如果感觉存在心脏漏跳的情况,这也可能就是合并早搏。年轻人通常可能因为精神紧张、吸烟、饮酒、生活不规律、夜间没有好好休息等原因所导致。如果单纯出现心脏漏跳一拍的感觉,但没有其它诸如头晕、乏力、昏厥甚至心绞痛的感觉,则不需要过分担心。
但是,频发的早搏会损害心肌功能,诱发心肌缺血,某些早搏还可诱发室速、室颤,情况十分危险,一不小心还容易有猝死的隐患。对于非良性的早搏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积极接受治疗,严重的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这些情况会让你的心律出现问题
此外,如果您在这些疾病或者状态下,心律出现波动,那可万万马虎不得,必须要格外注意:
警惕老年感冒患者心律失常,会出现大问题
陈医生告诉我们,很多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特别是老年人,在出现感冒或其它感染的情况下,容易使原来潜伏的心血管疾病加重,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会出现身体状况瀑布样急转直下。
冠心病病人,休息时的心律应该控制在55-60次/分。
陈医生建议:老年人应及时打流感疫苗,不仅能防感冒,对保护心脏也十分有好处。
压力大时会出现心跳过速
压力大时,人的交感神经会异常兴奋,导致心律增加到每分钟多次,造成心动过速。
长期处在高压状态下,有损心脑血管健康,特别是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
一些药物会引发心律失常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服药前一定要遵医嘱。一般情况下,任何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都可能引发心律失常。
此外,一些其他药物也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比如滥用某些抗真菌药及抗生素、中枢兴奋药、镇痛药等,服用时应谨慎。
甲状腺功能有问题会导致心律失常
陈医生指出,甲状腺亢进会释放过多的甲状腺素,会刺激人体心肌细胞中的“酶”,导致心律失常,严重者甚至会患甲亢性心脏病。
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最好一个月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并辅助做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必要时还要服用降低心律的药物。
调节心律有3招
陈医生告诉我们,通过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就可以达到改善心律的状况,具体来说,可以注意这些:
1.规律生活,低盐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过度劳累;低盐饮食,均衡摄取营养。
2.多做有氧运动:
运动对于维持全身健康都有好处,时常参加氧运动,使心功能得到锻炼。
运动前要自觉舒适,无疲劳感,一般运动不要超过一小时,每次最佳30分钟到60分钟,每周至少坚持3次运动。
运动一定要适量,这样才能有效得调整心律又不伤害身体,过量运动不仅不会长寿,还会对身体有损伤,甚至是减寿。
3.定期体检,定期打流感疫苗:除了感冒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爆发之外,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心律每分钟会增加8~10次,很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因此,心脏病患者尤其需要预防感冒、防止发烧。
来源/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监制/李皓编辑/卢晓茜
早期白癜风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丹芪偏瘫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