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说那么多没用,其实早搏需要身心共治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可以遇到一些心律失常的朋友,主诉心悸、心慌很严重,但是检查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仅发现偶发室性早搏或窦性心律失常;

并没有心脏的器质性改变,客观检查的结果与主诉不相符,这时我们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身心”疾病,即过分敏感、紧张、焦虑与心理障碍;

进一步追问病史,就会发现这部分患者除了心悸、早跳感外,还同时伴有心烦易怒、胸闷、善叹息、乏力,怕到人多拥挤的地方;

也常常伴有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等多种不适,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早搏减少了,但是症状依然如故。

还有处于更年期的妇女,本身由于激素水平的下降,而出现心烦,易生气,潮热,汗出等症,如果再合并心律失常,心悸、心慌、胸闷等症状会加重,严重者出现焦虑,抑郁等神经紊乱现象。

为什么早搏容易出现焦虑等心理障碍?

首先看看祖国医学是怎么认识早搏的。“心悸”,“怔忡”,“胸痹”,认为这三种病症多为外邪侵袭,耗气伤阴,气血两虚,阴阳失调所致。

《黄帝内经》描述早搏,房颤,室上速等心律失常的感觉,形象的比喻为“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就像人做了坏事,心中忐忑不安,害怕随时被人发现而心跳不止;

或描述为“心如悬若饥状”,就像心悬在半空中降不下来,或腹中空落落,饥饿难耐,更严重者则表现为“心中澹澹大动”,就好像心中波浪翻滚,潮起潮落。

中医认为发生这些现象是由心脏的功能所决定的,心为君主之官,心主神明,心藏神,心主血脉,同时又主情志;

用现在的观点解释就是心脏不但是一个循环器官,还是一个内分泌器官,还参与神经系统的调节。心不安则神不明,就会引起惊悸怔忡。

中医还认为心与它脏相联系,五脏六腑功能失常皆可诱发心悸心慌。

现代医学对心律失常和心理障碍的认识

研究证实,心律失常和心理障碍都能影响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使其兴奋性增高,交感神经激活,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心率波动,变异性降低,血小板受体功能改变,炎性递质分泌增加,加重了心肌缺血,进一步导致心电活动的不稳定,心律失常加剧;

还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

激越的精神刺激,过度的焦虑不安都可以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降低心脏自主神经的稳定性,使心室易损期阈值降低,使之容易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就像俗话说的“过度惊吓吓死人”是完全有可能的。

研究证明,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每小时10次以上的室性早搏,伴有明显的抑郁症状时,其心源性猝死风险明显增加;

得出的结果另人难以置信:60%的心梗患者会在1年半死亡,虽然早搏不多,24小时不超过次,但是死亡率明显升高,提示心梗合并抑郁增加了死亡率;

而抑郁是引起早搏,房颤,室上速等心律失常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实践证明控制抑郁可以改善心梗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预后。

临床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的递质: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等都参与心率变异性的调节,而心率变异性是评价交感-副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敏感指标;

心率变异性较低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与心律失常相关的死亡风险升高。

除了心悸外心理障碍患者还有那些临床表现?

(1)心理因素:患者总是担心,紧张和害怕,尽管没有可以担心的事情,但是患者不能自主,小心敏感,特别是独处时多思多虑,不能自控;

有时烦躁不安,常感疲乏,多梦易醒,醒后恐惧,噩梦频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声音嘈杂的环境过敏,静坐不能,汗多,震颤或发抖。

(2)躯体症状:咽喉不适,异物感,恶心,上腹不适,胀气,肠鸣,腹泻,胸部刺痛,胸闷如窒,尿频尿急,阳痿,性欲减弱,月经不调,头晕,颈部不适等。

(3)运动与肌紧张:全身肌肉紧张,灵活性下降,在头颈部表现为头痛头晕,主要在顶,枕部,与颈椎病症状相似;

在腰背部表现为腰酸,下肢麻木,夜间明显,甚至影响睡眠;可有双手震颤,精神紧张时更加明显。

治疗方法

首先要弄清楚早搏,房颤,室上速等心律失常的原因,有无基础性心脏病,发病的缓急,患者对早搏的耐受程度,有无影响到血压、心率、血液循环等,综合判断,做出合理的治疗选择。

不管何种心律失常,消除诱发因素,治疗心脏基础疾病是第一法则。

著名的CAST试验是临床医学从经验医学走向循证医学的里程碑试验,该结果证实:

抗心律失常的西药治疗心律失常虽可以减少早搏的发生,同时却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讲究阴阳平衡,注重整体与局部的调整,不但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还注重患者的阴阳转换,精神情志,饮食,睡眠等多方面的调理,标本兼治。

北京行善堂的“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15年的研发,治疗早搏,房颤,室上速等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各种西药片,而且安全可靠。

在纠正早搏,房颤,室上速等心律失常的同时,还可以改善睡眠,缓解紧张,焦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所以首先让患者了解早搏的知识,针对性的回答患者所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以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此外,患者出现早搏,房颤,室上速等心律失常后会变得更加敏感抑郁,需要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缓解患者的不适。

同时认识到早搏,房颤,室上速等心律失常是在不断变化的,良性心律失常也可能演变成恶性心律失常,而焦虑抑郁又会加重心律失常的发作,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准确识别,早期干预,及时缓解早搏,房颤,室上速等心律失常患者的焦虑抑郁,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控制早搏也十分有益。









































到哪里看白癜风比较好
大型白癜风公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rsw.com/fbyy/11509.html